編輯推薦
傳奇漢學家高羅佩唯一用中文創作的小說,單行整理本首度推出。 作者是荷蘭人,《狄仁傑奇案》卻是一部具有濃郁中國傳統特色的長篇章回體小說,漢學造詣令人驚嘆。 整理者張凌是資深高羅佩研究者,翻譯的「大唐狄公案」系列廣受好評。內容簡介
《狄仁傑奇案》是由高羅佩自譯完成的《迷宮案》中文本,也是他本人所作的唯一中文本。通過對比可見,此書雖然譯自《迷宮案》英文原稿且主要情節大體相同,但是在許多細節處理上,卻與英文本有明顯不同,是作者針對當時的中文讀者群而寫成的具有濃郁中國傳統特色的長篇章回體白話小說,僅就作者是外國人這一點而言,便堪稱是一部少見的奇書,無論對於普通讀者還是文學研究者,都具有特殊的價值和意義。作者簡介
高羅佩 (Robert H Van Gulik 1910-1967)荷蘭職業外交官,通曉15種語言,主要任職于遠東各國。他曾評價自己一身三任:外交官是他的職業,漢學是他的終身事業,寫小說是他的業餘愛好。作為一個西方人,高羅佩對中國古代琴棋書畫十分痴迷。他20歲開始練習中國書法,且終生不輟;他研究中國古琴,師從古琴大師葉詩夢,並與于右任、馮玉祥等組織天風琴社;他能寫中國舊體詩詞,與郭沫若、徐悲鴻等大師都有唱和;齊白石、沈尹默等人的畫上也有他的上款。《大唐狄公案》的插圖均為他自己所畫。1943年,高羅佩任荷蘭駐重慶使館一秘,與同在使館工作的中國洋務大臣張之洞之外孫女水世芳結為伉儷。 他一生漢學著作頗豐,學琴,著有《中國琴道》;考證中國文獻中的猿,親自飼養猿,著有《長臂猿考》;出版《書畫鑒賞彙編》,教西方人辨識中國文物;編《東皋禪師集刊》,翻譯陸時化的《書畫說鈴》。 他研究的另一重要領域是中國古代性文化,寫下《秘戲圖考》、《中國古代房內考》。而大型推理探案小說集《大唐狄公案》則是一部在東西方讀者中影響最大的書。目錄
第一回 搜遺聞青衿逢逸叟 接新任縣尹遇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