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日本文學界泰斗級人物,其文被譽為「日本美的象徵」,備受余華、賈平凹、大江健三郎等作家推崇——《伊豆的舞女》川端康成生命歷程由青澀走向成熟的「精神蛻化之旅」,先後六次被翻拍成電影,山口百惠演繹永遠的薰子,幾乎成了日本人心目中「初戀」的代名詞。 文筆細膩而悠揚,《伊豆的舞女》一文寫盡了伊豆的秋色 & 美好純潔的初戀——細膩優雅的風光描繪,讓我們身臨其境,享盡淳樸伊豆的旖旎風光。同時,又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清新淡雅的哀愁。川端康成通過自然美與個人情感的有機結合,構築出「物心合一」的美學思想。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川端康成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伊豆的舞女》,以及經典中篇《彩虹幾度》《溫泉旅館》。 《伊豆的舞女》:作為大學預科生的「我」與舞女「熏子」三次相遇——在伊豆旅遊與一夥江湖藝人邂逅相遇,被那個美麗純潔的小舞女所吸引,便結伴而行。舞女天真無邪的品性凈化了「我」的情感,互相愛戀。但「我」出於愛和同情,傾囊相助別人,用光了旅費,只得與舞女分別,割斷了令人心醉的初戀之情。 《彩虹幾度》:該篇探討建築師水原常男與三位不同女人所生的女兒百子、麻子、若子的情感經歷,來反應日本戰後人們的心態變化。死亡和感情是其著重探討的。 《溫泉旅館》:講述了溫泉旅館招待女們的生活與鬥爭,每個人都有她們的悲劇,無論選擇如何,最終的結局似乎都如撞在竹竿上的酒瓶一般,碎了一地。 川端的美學觀點是特別的,他說,美只存在「少女、孩子和瀕於死亡邊緣的男人」。《伊豆的舞女》這本就重在在戰後女性命運的探討,無論是身處下層的舞女、旅館招待女,還是身在上層的女性,她們身上蘊藏的原始的生命力,可最終似乎卻總是被外界所扭曲破碎,我們可以想見,「薰子」日後的生活走向是如《溫泉酒店》里的阿瀧、阿清一樣嘛瀰漫在其中的,雖然也不乏喜悅的瞬間,但歸根結底還是濃濃的悲情。 本書由新銳翻譯家崔蒙翻譯。在貼近原著、致敬經典的同時,力求為讀者帶來更符合當下語感、貼近時代的川端康成作品。作者簡介
崔蒙,北京語言大學文學博士,中國刑事警察學院教師,譯作有《金閣寺》《我是貓》《老人與海》等。目錄
伊豆的舞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