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歷史的意義在於不斷發現真實的過去,不斷用新的發現修正以往的謬見與誤讀,這恰是歷史研究的價值,而在歷史學家不能及、無所及之處,讓歷史的細節變得更加豐盈豐富豐美,恰是文學家存在的意義。 文學的書寫在歷史的深處,更在歲月的留白處。文學家書寫的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部分,說到底,就是人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信念和勇氣。內容簡介
李舫身為著名的學者、作家、文藝評論家,發表過大量文化散文。本書所選篇章為其歷年經典之作,傾向於歷史與藝術題材,文風深刻厚重,宏闊而超拔,酣暢淋漓地展現中外文明的全景與細節,大手筆梳理歷史文化脈絡,深入思考理想與信念、人類與世界、文明與傳承、時間與空間、歷史與文學、經緯與未來等大命題,尤其濃墨重彩地書寫了時間長河之下中國文化根脈的傳承與變化,抒寫了中華民族葆有的理想和信念。作者簡介
李舫,出生於吉林省長春市。中國人民大學文藝理論博士。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協文藝理論評論委員會委員。代表作品有《春秋時代的春與秋》《苟利國家生死以》《能不憶江南》《大道兮低回》《在火中生蓮》等;已出版著作有《重返普羅旺斯》(新星出版社)、《不安的繆斯》(澳門出版社)、《在響雷中炸響》(三聯書店)、《魔鬼的契約》(商務印書館)、《紙上乾坤》(人民文學出版社)、《自在獨行,豐盛的靈魂終將相遇》(長江文藝出版社)。擔任14卷中國文學「絲綢之路」大型名家散文文庫主編(華文出版社)、14卷中國文學「絲綢之路」大型名家詩歌文庫主編(商務印書館),擔任《見證一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四十人》(商務印書館)主編。目錄
我們終將抵達的遠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