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書以現代人久違的方式,採用書簡的口吻,構築了一種嶄新的批評模式,骨子裡是對中國古典文論解經釋文傳統的傳承。本書的結構和立意多是創造性思維瞬間突發的產物,涉獵廣泛,旁徵博引,從用詞、斷句以及性格分析等方面詮釋了李萬華的散文作品。以「私語式」談藝論道的形式行文頗具可讀性。 評論者對作者可謂知人論文,剖析如解牛,點評似核磁,發掘出許多作者都未必意識到的文本特點。如詩性、文性、筆記性,靈氣、怪氣、精氣等見解,可謂切中肯綮,發幽闡微,見人之所未見。此文不但評論精當,行文也頗有古雅之氣,以書信體寫來更顯得親切溫馨,體貼入微,真的是兄長對小妹的諄諄教誨。引文繁多,信手拈來,足見作者的博學多識。內容簡介
《嚶鳴友聲:致李萬華書簡》是一部關於近年來活躍于散文界的青海女作家李萬華散文創作的專論。作者馬鈞既為評論家也是散文家的雙重身份,讓他既能走入評論對象的文字世界,也能將自己的評論置於整個文學世界的語境中。本書採用書信體和日記兼容的形式,用類似中國繪畫中的「散點透視」來廣泛、靈活地展開話題,討論李萬華在散文創作上的美學風格,以及這些風格的生活來源和傳統文脈。這些思考與闡釋對當代散文創作、散文研究都有重要的啟示和參考。作者簡介
馬鈞,1964年生人,中國作協會員。1985年開始在《青年散文家》《美文》《小說評論》《名作欣賞》《天涯》等十多家文學期刊發表散文、隨筆、評論作品;出版有《越界的蝴蝶》《文學的郊野》《時間的雕像:昌耀詩學對話》;與楊廷成共同主編、出版詩集《高大陸上的吟唱》;與李向寧、唐涓合著報告文學《天路之魂——青藏鐵路通車五年紀行》。先後獲多種青海省級文學獎。目錄
2020年4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