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左聯五烈士中文學成就最高的作家柔石,傾力書寫的關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國小知識分子迷茫失落、心靈裂變、苦痛困頓生存境況和廣大農村農民特別是婦女苦難生活、悲劇人生。 他的作品通過對典型人物的塑造和故事情節的演繹,思考,反映了一個苦難深重、民不聊生的時代本質,探討了造成底層農民悲劇的原因,對幾千年來的腐朽陋習和落後的封建意識對人的戕害進行了批判。內容簡介
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作家中,柔石獨具風采,其創作特別關注舊中國農村和農民特別是婦女的生存狀態,他們苦難的生活、悲慘的命運和精神的磨難,在他的作品里得到了真實而生動的表現,反映了一個苦難深重、民不聊生時代的本質。本書選收了柔石的中篇小說代表作兩篇,短篇小說代表作十六篇。透過重重的文字,彷彿還能望見一個肩負深厚家國情懷的彷徨的身影在黑暗中苦苦探索。作者簡介
柔石,原名趙平復,作家、翻譯家、革命家,中國共產黨黨員,「左聯五烈士」之一,浙江寧海人。1921年參加「晨光文學社」,開始從事新文學運動。1923年畢業於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1925年奔赴北京,成為北京大學旁聽生。1928年初,擔任寧海縣教育局長,同年12月,在魯迅的幫助下,創辦「朝花社」。1930年加入左翼作家聯盟,並被選為執行委員。著有《舊時代之死》《二月》《三姊妹》《為奴隸的母親》等。目錄
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