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詞選 劉揚忠選注 978710115887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華書局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178
商品編號: 978710115887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4*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晏殊詞選
ISBN:9787101158878
出版社:中華書局
著編譯者:劉揚忠選注
叢書名:中華古典文學選本叢書
頁數:256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3019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晏殊,字同叔,因他死後謚為元獻,所以後人又稱之為晏元獻。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為北宋前期詞壇領袖,是宋詞發展的開路人之一。晏殊的詞大多描寫離別、相思的男女之情,少數則描寫了燕飲遊冶的富貴生活,寫作範圍較窄。但相較於前代詞人,晏殊詞用語典雅,含蓄深遠,少數作品甚至「纏綿悱惻」,感染力極強。因此,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將晏殊的詞與《詩經》相比,認為他「殊得風人之旨」。此次註釋晏殊詞,我們依據《全宋詞》本《珠玉詞》為底,補入佚作兩首,並加以評析。方便讀者快速、全面的把握晏殊詞的特色。

目錄
謁金門(秋露墜)
破陣子(海上蟠桃易熟)
破陣子(燕子欲歸時節)
破陣子(憶得去年今日)
破陣子(湖上西風斜日)
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
浣溪沙(閬苑瑤颱風露秋)
浣溪沙(三月和風滿上林)
浣溪沙(青杏園林煮酒香)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浣溪沙(紅蓼花香夾岸稠)
浣溪沙(淡淡梳妝薄薄衣)
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
浣溪沙(宿酒才醒厭玉卮)
浣溪沙(綠葉紅花媚曉煙)
浣溪沙(湖上西風急暮蟬)
浣溪沙(楊柳陰中駐彩旌)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浣溪沙(玉椀冰寒滴露華)
更漏子(雪藏梅)
點絳唇(露下風高)
鳳銜杯(青蕷昨夜秋風起)
鳳銜杯(留花不住怨花飛)
鳳銜杯(柳條花颣惱青春)
清平樂(春花秋草)
清平樂(秋光向晚)
清平樂(春來秋去)
清平樂(金風細細)
清平樂(紅箋小字)
紅窗聽(淡薄梳妝輕結束)
紅窗聽(記得香閨臨別語)
採桑子(春風不負東君信)
採桑子(紅英一樹春來早)
採桑子(陽和二月芳菲遍)
採桑子(櫻桃謝了梨花發)
採桑子(古羅衣上金針樣)
採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
採桑子(林間摘遍雙雙葉)
喜遷鶯(風轉蕙)
喜遷鶯(歌斂黛)
喜遷鶯(花不盡)
喜遷鶯(燭飄花)
喜遷鶯(曙河低)
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
少年游(重陽過後)
少年游(霜華滿樹)
少年游(芙蓉花發去年枝)
酒泉子(三月暖風)
酒泉子(春色初來)
木蘭花(東風昨夜回梁苑)
木蘭花(簾旌浪卷金泥鳳)
木蘭花(燕鴻過後鶯歸去)
木蘭花(池塘水綠風微暖)
木蘭花(玉樓朱閣橫金鎖)
木蘭花(朱簾半下香銷印)
木蘭花(紫薇朱槿繁開后)
木蘭花(春蔥指甲輕攏捻)
木蘭花(紅絛約束瓊肌穩)
木蘭花(綠楊芳草長亭路)
迎春樂(長安紫陌春歸早)
訴衷情(青梅煮酒斗時新)
訴衷情(東風楊柳欲青青)
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訴衷情(數枝金菊對芙蓉)
訴衷情(露蓮雙臉遠山眉)
訴衷情(秋風吹綻北池蓮)
訴衷情(海棠珠綴一重重)
訴衷情(幕天席地斗豪奢)
訴衷情(喧天絲竹韻融融)
胡搗練(小桃花與早梅花)
殢人嬌(二月春風)
殢人嬌(玉樹微涼)
殢人嬌(一葉秋高)
踏莎行(細草愁煙)
踏莎行(祖席離歌)
踏莎行(碧海無波)
踏莎行(綠樹啼鶯)
踏莎行(小徑紅稀)
漁家傲(畫鼓聲中昏又曉)
漁家傲(荷葉荷花相間斗)
漁家傲(荷葉初開猶半卷)
漁家傲(楊柳風前香百步)
漁家傲(粉筆丹青描未得)
漁家傲(葉下鵲眠未穩)
漁家傲(罨畫溪邊停彩舫)
漁家傲(宿蕊斗攢金粉鬧)
漁家傲(臉傅朝霞衣剪翠)
漁家傲(越女採蓮江北岸)
漁家傲(粉面啼紅腰束素)
漁家傲(幽鷺慢來窺品格)
漁家傲(楚國細腰元自瘦)
漁家傲(嫩綠堪裁紅欲綻)
雨中花(剪翠妝紅欲就)
瑞鷓鴣(越娥紅淚泣朝雲)
瑞鷓鴣(江南殘臘欲歸時)
望仙門(紫薇枝上露華濃)
望仙門(玉池波浪碧如鱗)
長生樂(玉露金風月正圓)
長生樂(閬苑神仙平地見)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蝶戀花(紫府群仙名籍秘)
蝶戀花(一霎秋風驚畫扇)
蝶戀花(紫菊初生朱槿墜)
蝶戀花(簾幕風輕雙語燕)
蝶戀花(玉椀冰寒消暑氣)
蝶戀花(梨葉疏紅蟬韻歇)
蝶戀花(南雁依稀回側陣)
拂霓裳(慶生辰)
拂霓裳(喜秋成)
拂霓裳(樂秋天)
菩薩蠻(秋花最是黃葵好)
菩薩蠻(人人盡道黃葵淡)
菩薩蠻(高梧葉下秋光晚)
秋蕊香(梅蕊雪殘香瘦)
相思兒令(昨日探春消息)
相思兒令(春色漸芳菲也)
滴滴金(梅花漏泄春消息)
山亭柳(家住西秦)
睿恩新(芙蓉一朵霜秋色)
睿恩新(紅絲一曲傍階砌)
玉堂春(帝城春暖)
玉堂春(後園春早)
玉堂春(斗城池館)
臨江仙(資善堂中三十載)
望漢月(千縷萬條堪結)
連理枝(玉宇秋風至)
連理枝(綠樹鶯聲老)

前言/序言
劉揚忠
晏殊是北宋前期詞壇領
袖,是宋詞發展的開路人之
一。
晏殊(北宋太宗淳化二
年至仁宗至和二年,991-
1055),撫州臨川(今江
西撫州)人。字同叔,因他
死後謚為元獻,所以後人又
稱之為晏元獻,其子幾道亦
工於詞,詞史上對其父子並
稱大晏、小晏。他家先世並
不顯達,其父晏固僅是撫州
衙門一小吏。晏殊本人卻早
慧,七歲能屬文,十四歲就
被以神童薦之於朝,賜同進
士出身,從此躋身於官宦之
列。他年紀輕輕就入史館、
知制誥、判集賢院,並在宋
仁宗還是太子時就被任命為
太子舍人(東宮屬官),這
為他以後在仁宗朝飛黃騰達
打下了基礎。他三十歲為翰
林學士,三十五歲為樞密副
使,四十歲時以資政殿學士
、翰林侍讀學士知禮部貢舉
。四十一歲為三司使,四十
二歲為參知政事(副相),
五十歲加檢校太尉樞密使,
五十二歲加同平章事(宰相
)。五十四歲后罷相出鎮外
州。六十歲時知永興軍(今
陝西西安),后移知河南,
兼西京(今河南洛陽)留守
,進階至開府,儀同三司,
勛上柱國,爵封臨淄公。六
十四歲以疾歸汴京,入見仁
宗皇帝,猶優禮有加,以「
舊學之臣」留侍講邇英閣,
詔五日一朝於前殿,儀從如
宰相。直至次年正月疾作逝
世,仁宗還親臨其喪,並詔
令輟朝二日,以示哀悼。
以上臚列的晏殊大半生
的仕歷表明,晏殊其人仕途
通顯,幾十年中一直處於政
壇、文壇的中心地位。他雖
長期擔任樞密使、宰相之職
,卻缺乏政治才幹,未能在
政治上有所建樹,沒有像寇
准、范仲淹等人那樣的顯著
政績。他在歷史上的貢獻主
要在文化教育、薦拔人才和
文藝創作方面。他平生喜好
興辦學校,培養人才;並利
用自己的地位和權力,汲引
和提拔賢能之士。比他小十
六歲的歐陽修,就是宋仁宗
天聖八年(1030)他主持
禮部試時以第一名錄取的。
比他長兩歲的范仲淹也是他
的門生。此外韓琦、富粥、
楊察等北宋名臣都出自其門
下,王安石也受過他的獎掖
。宋祁、張先等均曾在他手
下任職。這些人全是當時政
壇、文壇的一流人物。晏殊
于政事之餘極喜交遊唱和,
主辦詩酒之會。所從游者多
為當時的文學精英。通過這
種方式,晏殊事實上領導著
上層文人土大夫圈子裡的歌
詞文學創作,造就了北宋前
期的主流詞風。《宋景文筆
記》載:「相國(晏殊)不
自貴重其文,門下客及官屬
解聲韻者,悉與酬唱。」(
《宋人軼事彙編》卷七引)
這種由晏殊領頭進行群體唱
和的盛況,可由南宋初葉夢
得《避暑錄話》卷上的記載
窺見一斑:
晏元獻公雖早富貴,而
奉養極約。惟喜賓客,未嘗
一日不燕飲,而盤饌皆不預
辦,客至旋營之。頃見蘇丞
相子容(頌)嘗在公幕府,
見每有嘉客必留,但人設一
空案一杯。既命酒,果實蔬
茹漸至,亦必以歌樂相佐,
談笑雜出。數行之後,案上
已燦然矣。稍闌即罷,遣歌
樂曰:「汝曹呈藝已遍,吾
當呈藝。」乃具筆禮,相與
賦詩,率以為常。前輩風流
,未之有比。
另外,葉夢得《石林詩
話》卷上又載:
晏元獻公留守南郡(按
指宋之南京,即今河南商丘
—引者),王君玉(琪)時
已為館閣校勘,公特請于朝
,以為府簽判,朝廷不得已
,使帶館職從公。外官帶館
職,自君玉始。賓主相得,
日以賦詩飲酒為樂,佳時勝
日,未嘗輒廢也。嘗遇中秋
陰晦,齋廚夙為備,公適無
命,既至夜,君玉密使人伺
公,曰:「已寢矣。」君玉亟
為詩以入,曰:「只在浮雲
最深處,試憑弦管一吹開。
」公枕上得詩,大喜,即索
衣起,徑召客治具,大合樂
。至夜分,果月出,遂樂飲
達旦。前輩風流固不凡,然
幕府有佳客,風月亦自如人
意也。
晏殊詞大致可分為艷情
(男女兩性之情)與閑情(
富貴生活中安逸閑暇的感受
)兩大類。艷情詞的特徵已
如上述。其閑情之作,則呈
現一種與他的富貴顯達的身
世相諧調的圓融平靜、安雅
舒徐的風格。這種風格,是
他深厚的文化修養、敏銳細
膩的詞人氣質與其崇高而平
穩的社會地位相渾融的產物
。比如他的感秋抒情的閑適
詞《清平樂》(金風細細)
,其中絲毫找不到自宋玉以
來詩人們常有的衰颯傷感的
悲秋情緒,有的只是在富貴
閑適生活中,對於節序更替
的一種細緻而優美的體味與
感觸。想在這種作品中去尋
求什麼「現實意義」和「社會
價值」的人們將會大失所望
,因為它所具有的僅僅是一
種閑靜優美的詩意的感覺。
詞人是在安雅閑適的庭園中
,從容不迫地咀嚼品嘗著暑
去秋來那一時間的自然界變
化給人之心靈的牽動之感。
這當中,也有因節序更替、
歲月流逝而引發的一絲閑愁
,但這一絲閑愁是淡淡的、
細柔的,甚至是飄忽的、若
有若無的。作者用精細的筆
觸、含蓄的意象,將自己的
心理感觸通過對外物的描寫
平緩地流露出來,整個意境
十分柔婉動人。其實不單這
首詞,還有他那些歷來傳誦
的名篇佳句如「無可奈何花
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
深深院」等等,也大致是這
樣的寫法,這樣的風格。
限於本人學術水平,同
時也因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