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二主詞匯箋 唐圭璋箋注 978702017204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文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248
商品編號: 978702017204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南唐二主詞匯箋
ISBN:9787020172047
出版社:人民文學
著編譯者:唐圭璋箋注
叢書名:詩詞靈犀
頁數:198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3019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南唐二主詞彙箋》是唐圭璋先生較早期的一部詞學文獻整理作品,初版於1936年(南京正中書局),後於1947年和1970年再版(分別由上海正中書局和台北正中書局出版)。此次再版 ,以唐圭璋先生家藏1936年版為底本重新排版,並附錄唐先生《唐宋詞簡釋》中「李璟、李煜」篇章以及專題文章《李後主評傳》《屈原與李後主》《李後主知音》《李後主之豪侈》。此外,我們還邀請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朱崇才教授撰寫導言,至於卷首。
叢書介紹:傳說犀角上隱有白紋,感應靈敏,擁有「靈犀」,彼此便能心領神會,不言自明。古人的好詩詞,立意布局、聲韻格律都有規矩法度,而境界情致又出之於自然,讀之朗朗上口,妙處卻難以跡求。今天我們學詩,如果能在關鍵處得到點撥,便能豁然開朗,領悟詩詞鑒賞和創作的奧妙。為此,我們推出這套「詩詞靈犀叢書」,希望藉助既深諳詩詞創作,又懂得品鑒詩藝文心的名家之作,豐富我們的感受能力,使我們在讀懂一首詩,寫好一首詩的路上多一點靈犀,多一點慧心。

內容簡介
南唐二主,尤其是後主李煜,在詞史上有顯著地位,也是詞學大師唐圭璋先生做過專題研究的重要詞人。《南唐二主詞彙箋》在唐圭璋先生長達數十年的詞學古籍整理實踐中,是較早期的一部古籍整理作品。本書將唐先生有關南唐二主的箋釋、論文等匯成一集,成為唐先生南唐二主研究專書,同時也是大眾讀者閱讀賞析南唐二主詞作藝術的普及讀本。本書《南唐二主詞彙箋》的內容豐富,包括李璟、李煜所有詞作的箋注,歷代評論者對南唐二主詞的評論,南唐二主年表,附錄唐圭璋先生《唐宋詞簡釋》中李璟、李煜詞的簡釋,唐先生專題文章《李後主評傳》《屈原與李後主》《李後主之知音》《李後主豪侈》等。

作者簡介
唐圭璋(1901-1990),江蘇省南京市人。早年入東南大學,從曲學大師吳梅先生學習詞曲,后專治詞學,為一代詞屆宗師。1949年前曾任中央大學、金陵大學教授。解放後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主要著作有:《宋詞三百首箋注》、《南唐二主詞彙箋》、《宋詞紀事》、《宋詞四考》、《校注詞苑叢談》、《唐宋詞簡釋》等。並編有《詞話叢編》、《全宋詞》、《全金元詞》、《宋詞鑒賞辭典》等。

精彩書評
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
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閱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愈變化,《水滸》、《紅樓夢》之作者是也。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
——王國維《人間詞話》
《南唐二主詞彙箋》正達到了這樣一種將科學理性和持久熱情相結合,將個人情懷與學術對象融為一體的至高境界。
——朱崇才

目錄
詩詞靈犀 第一輯
詩境淺說 俞陛雲 著
人間詞話 王國維 著
讀詞偶得 清真詞釋 俞平伯 著
唐宋詞格律 龍榆生 著
詩詞指要 謝 崧 著
詩詞靈犀 第二輯
稼軒詞說 東坡詞說 顧 隨 著
南唐二主詞彙箋 唐圭璋 箋注
詞學十講 龍榆生 著
啟功說唐詩(增補版) 啟 功 著 柴劍虹 整理
詩詞蒙語 周本淳 著
目 錄
目 錄
導言(朱崇才) ○○一
趙序 ○○一
自序 ○○四
南唐二主年表 ○○六
附南唐二主世系 ○二二
南唐二主詞總評 ○二三
應天長 ○二八
望遠行 ○三○
浣溪沙(二首) ○三二
以上中主作。
虞美人 ○四○
烏夜啼 ○四六
一斛珠 ○四七
子夜歌 ○四九
更漏子 ○五一
臨江仙 ○五二
望江南 ○五六
清平樂 ○五八
採桑子 ○六○
喜遷鶯 ○六二
蝶戀花 ○六三
烏夜啼 ○六六
長相思 ○六八
搗練子令 ○七○
浣溪沙 ○七三
菩薩蠻 ○七六
望江梅 ○八○
菩薩蠻(二首) ○八一
阮郎歸 ○八三
浪淘沙 ○八七
採桑子 ○八九
虞美人 ○九一
玉樓春 ○九二
子夜歌 ○九六
謝新恩(六首) ○九七
破陣子 一○二
浪淘沙令 一○六
浣溪沙(二首)皆中主作。 一○九
相見歡 一一二
更漏子 一一三
長相思 一一四
楊柳枝 一一五
後庭花破子 一一七
三台令 一一八
搗練子 一一九
浣溪沙 一二一
漁父(二首) 一二二
以上王國維補遺。
開元樂 一二五
此首見邵長光輯錄稿本。
附錄 白樸《天籟集》詞一首 一二六
諸家序跋 一二七
附錄
李璟、李煜詞選釋 一三五
李後主評傳 一五九
屈原與李後主 一七七
李後主知音 一九三
李後主之豪侈 一九六
出版後記 一九八

精彩書摘
浣溪沙(李璟)
沈璟《古今詞譜》:「此黃鐘宮曲。」
《歷代詩餘》名《南唐浣溪沙》,注云:「稱『南唐』者,以李璟『細雨』『小樓』二句膾炙人口得名也。」
《詞律》:「此調本以《浣溪沙》原調,結句破七字為十字,故名《攤破浣溪沙》。后又另名《山花子》耳。後人因李主此詞『細雨』『小樓』二句,膾炙千古,竟名為《南唐浣溪沙》,然則唐詞沿至宋人,改新調而仍舊名者甚多,如《喜遷鶯》、《長相思》之類,皆添字成調,豈可名《北宋喜遷鶯》、《北宋長相思》耶?」
《詞譜》:「《山花子》,唐教坊曲名,一名《南唐浣溪沙》,《梅苑》名《添字浣溪沙》,《樂府雅詞》名《攤破浣溪沙》,《高麗史·樂志》名《感恩多令》。此調即《浣溪沙》之別體,不過多三字兩結句,移其韻于結句耳。所以有『添字』『攤破』之名,然在《花間集》,和凝已名《山花子》。」
《詞律》校勘記:「按調名『沙』字,與《浪淘沙》不同義,應作『紗』;或又作《浣沙溪》,則尤當為『紗』。」
此詞《尊前集》、《花菴詞選》均作後主詞,《類編草堂詩餘》作歐陽永叔詞,題作「春恨」。
手卷真珠上玉鉤〔一〕。依然春恨鎖重樓〔二〕。風裡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三〕。
〔一〕 手卷真珠:《花菴詞選》作「手掩珠簾」。
〔二〕 依然:《尊前集》、《花菴詞選》、《南詞》本並作「依前」。鎖重樓:《尊前集》作「鎖眉頭」。
〔三〕 三楚:《花菴詞選》、《草堂詩餘》、《歷代詩餘》並作「三峽」,《南唐書》作「春色」。
呂本注:「《漫叟詩話》雲:李璟有曲雲『手卷真珠上玉鉤』,或改為『珠簾』,非所謂知音。」《南詞》本注同。
《類編草堂詩餘》:「《溫叟詩話》:李景有曲『手卷真珠上玉鉤』,或改為『珠簾』;舒通道有曲雲『十年馬上春如夢』,或改為『如春夢』,非所謂知音。」
《詩話總龜》:「《翰苑名譚》雲:李煜作詩,大率多悲感愁戚,如『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鬢從今日愁添白,菊似去年依舊黃』,皆思清句雅可愛。」劉箋雲:「案,『青鳥』二句是璟詞,此作煜詩誤。」
李于鱗雲:「上言落花無主之意,下言回首一方之思。」又雲:「寫出闌珊春色,最是惱人天氣。」
沈際飛雲:「落花一事而用意各別,亦妙。」
黃蓼園雲:「『手卷珠簾』,似可曠日舒懷矣,誰知依然恨鎖重樓。所以恨者何也?見落花無主,不覺心共悠悠耳。且遠信不來,幽愁空結,第見三峽波接天流,此恨何能自已乎?清和宛轉,詞旨秀穎,然以帝王為之,則非治世之音矣。」
虞美人(李煜)
呂本注:「《尊前集》共八首,後主煜重光詞也。」《南詞》本注同。
《尊前集》注作中呂調。
《古今詞譜》:「正宮曲,又入仙呂,四換頭曲也。」
《詞譜》:「《虞美人》,唐教坊曲名。《碧雞漫志》雲:『《虞美人》舊曲三,其一屬中呂調,其一屬中呂宮,近世又轉入黃鐘宮。元高拭詞注南呂調。《樂府雅詞》名《虞美人令》;周紫芝有『只恐怕寒、難近玉壺冰』句,名《玉壺冰》;張炎詞賦柳兒,因名《憶柳曲》;王行詞取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句,名《一江春水》。」
春花秋月何時了〔一〕。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二〕。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依然在〔三〕。只是朱顏改。問君都有幾多愁〔四〕?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五〕。
〔一〕 月:《花菴詞選》、《南詞》本並作「葉」。
〔二〕 小樓:馬令《南唐書》作「小園」,「回首」作「翹首」。
〔三〕 依然:《花菴詞選》、《草堂詩餘》、舊鈔本並作「應猶」。
〔四〕 問君:《尊前集》作「不知」。都有:《後山詩話》、《南詞》本、侯本並作「能有」,《花菴詞選》作「還有」,《草堂詩餘雋》作「卻有」,《記紅集》作「那有」。幾多:《南詞》本、舊鈔本、《記紅集》並作「許多」。
〔五〕 恰是:《花草粹編》、《歷代詩餘》、《南詞》本、譚本並作「恰似」。
《後山詩話》:王斿,平甫之子,嘗雲:「今語襲陳言,但能轉移耳。世稱秦少游《千秋歲》詞『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為新奇,不知李國主已雲『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但以江為海耳。」
《野客叢書》:《後山詩話》載王平甫子斿謂秦少游「愁如海」之句,出於江南李後主「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之意,仆謂李後主之意,又有所自,白樂天詩曰:「欲識愁多少?高於灧澦灘。」劉禹錫詩曰:「蜀江春水拍天流,水流無限似儂愁。」得非祖此乎?則知好處前人皆已道過,後人但翻而用之耳。
《藏一話腴》:太白雲:「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江南李主曰:「問君還有幾多愁?卻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略加融點,已覺精彩。至寇萊公則謂:「愁情不斷如春水。」少游雲:「落紅萬點愁如海。」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矣。
宋本《淮海居士長短句·江城子》注云:詞人佳句,多是翻案古人語。如淮海此詞「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可謂警句。雖用李密數隋檄語,亦自李後主「問君都有幾多愁?卻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變化。名家如此類者不可枚舉,亦一法也。
《避暑漫鈔》:李煜歸朝後,鬱鬱不樂,見於詞語。在賜第七夕,命故妓作樂,聲聞于外,太宗怒。又傳「小樓昨夜又東風」及「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句,並坐之,遂被禍。
《琅嬛記》:紫竹愛綴詞,一日手李後主集,其父元伯問曰:「後主詞中何處最佳?」答曰:「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默記》:南唐徐鉉歸宋,事太宗。一日問:「曾見李煜否?」鉉對曰:「臣安敢私見之。」上遂令往。鉉望門下馬,一老卒守門,徐言:「願見太尉。」卒言:「有旨不得與人接。」鉉雲:「奉旨來。」卒往報。鉉入,立庭下久之,卒取舊椅子相對。鉉遙謂卒曰:「但正衙一椅足矣。」頃間李王紗帽道服而出,鉉方拜,遽下階引其手以上。鉉辭賓主,李曰:「今日豈有此禮。」鉉引椅稍偏,乃敢坐。李默不言,忽長吁嘆曰:「當時悔殺了潘佑、李平。」鉉既去,有旨召對。鉉不敢隱,遂有秦王賜牽機葯之事。又:牽機葯者,服之,前卻數十回,頭足相就如牽機狀。
《樂府紀聞》:後主歸宋后,與故宮人書雲:「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每懷故國,詞調愈工,其賦《浪淘沙》、《虞美人》云云,舊臣聞之,有泣下者。七夕在賜第作樂,太宗聞之怒,更得其詞,故有賜牽機葯之事。
《唐余紀傳》:煜以七夕日生,是日燕飲聲伎,徹于禁中。太宗銜其有「故國不堪回首」之詞,至是又慍其酣暢,乃命楚王元佐等攜觴就其第而助之歡。酒闌,煜中牽機葯毒而死。
《古今詞話》:詞盛于宋而國初宸翰無聞,然觀錢俶之「金鳳欲飛遭掣搦」,為藝祖所賞;李煜之「一江春水向東流」,為太宗所忌。開創之主,非不知詞,不以詞見耳。
《因樹屋書影》:南唐李後主以七月七日生,亦以七月七日死;吳越王俶以八月二十四日生,亦以八月二十四日死。兩王生死相同如此。海鹽姚叔祥雲:「後主以『故國不堪回首』句及徐鉉所探語,賜牽機葯死;忠懿荷禮最優,宜無他顧。兩王皆以生辰死者,蓋銜忌未消,各借生辰賜酒,陰斃之耳。」
李于鱗雲:上有思故國之深情,下有付流水之多愁。
又雲:較「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尤為高妙。
陳眉公雲:只一「又」字,宋元以來鈔者無數,終不厭煩。
沈際飛雲:此駕幸詞,不同於宮人自序,「莫教踏碎瓊瑤」,「待踏清夜月」,總是愛月,可謂生瑜生亮。
又雲:詞家以山喻愁,以水喻愁,皆入情。「落紅萬點愁如海」、「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水喻也。方回雲:「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兼花木喻愁之多,更新特。
《花草蒙拾》:鍾隱入汴后,「春花秋月」諸詞,與「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一帖,同是千古情種,較長城公煞是可憐。
又:「小樓」二句、「問君」二句,情語也。
《古今詞話》載江尚質語云:後主歸宋作樂,聲聞于外,已犯興王之忌,不應以詞召禍,如「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詞則佳矣,其如勢去何。
《淮海集》注:詞人佳句,多是翻案古人語,如淮海此詞,「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可謂警句,雖用李密數隋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