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多年從事文藝理論研究和創作的結晶,對於當代文藝學道路的梳理和研究,有一定的資料價值和學術意義。 第一編題為「心中的詩」,是作者在人生關鍵節點上創作的詩歌,展現了一名文藝理論學者在創作方面的取向和才華,作品時間跨度較大,也體現了時代文化風貌的變遷。 第二編題為「環遊心影錄」,選錄了作者於20世紀末21世紀初赴美參觀考察時創作的散文作品,既有對藝術、學術的思考,也有對生活的感悟,呈現出較強的時代特色。 第三編題為「生命的驛站:回憶與訪談」,記錄了作者在青年時代、在人民大學文藝理論研究生班等生命的重要時刻的難忘經歷,以及部分回憶和訪談文字,展現了作者的學術理念、學術道路與探索。 第四編名為「學與思的軌跡」,擷錄了作者幾部重要專著的關鍵內容,集中展現了其寫作緣起、提出的問題、研究的過程和主要理論創新點等,對於梳理作者的學術脈絡,展現當代文藝理論專業探索道路有一定價值。 第五編題為「對話與互動」,輯錄了作者專著研討會上專業人士的發言,集結了多名當代著名文藝理論學者的觀點、見解,具有鮮明的學術價值,對讀者和作者都有一定的啟迪意義。作者簡介
李衍柱,1933年生於青島嶗山。1964年中國人民大學文藝理論研究生班研究生畢業。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省文藝學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教育部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中國文藝理論學會顧問、山東省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文學專家組成員,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特殊津貼。出版學術專著9部和《林濤海韻叢話》(5卷本文集)。主編、合著、參編教材、書稿37部,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馬克思主義典型學說史綱》、《生命藝術化藝術生命化——宗白華生命美學新體系》、《路與燈——文藝學建設問題研究》,先後三次獲山東省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時代的回聲——走向新世紀的中國文藝學》、《文藝學範疇論》、《路與燈——文藝學建設問題研究》,獲中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大秦帝國>論稿一一走向新世紀文藝復興的綠色信號》2014年獲山東省泰山文藝獎。2009年獲山東省社會科學突出貢獻獎。目錄
敘言:詩意追尋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