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對中國當代文學素材的敘述構成中國當代文學史。因史料的「封存」與「解禁」、歷史素材的累積與挖掘、事實領域的發現與拓展、史學觀念的更新與嬗變,中國當代文學史「常寫常新」。中國當代文學史在大歷史的話語造型、小歷史的話語策略以及文本史與精神史、心靈史的話語融合中不斷建構不同的敘述話語,使其呈現歷史化、整體觀、圖志式、口述史、編輯體等多種話語形態。版本的修訂與更迭,表徵著文學史觀或顯或隱的變化,這在潛在寫作、先鋒寫作、女性寫作、青春寫作等分類選擇的話語表述中表現得尤為明顯。中國學者不僅以高度的熱情投身於文學史書寫實踐之中,更運用知識考古學以重寫的勇氣、重返的姿態以及現代性反思思維進行文學史研究的話語闡釋,為文學史書寫與研究奠定堅實的理論根基。本書從中外比較視域的角度審視文學史書寫的文本選擇與視點聚焦、觀照維度與內外結構,有助於豐富文學史的書寫實踐。作者簡介
吳玉傑,女,1969年生,遼寧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遼寧特聘教授,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名師。1991年畢業於遼寧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1994年畢業十遼寧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2000年畢業十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受韓國高等教育財團資助到韓國首爾大學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到美國愛荷華大學做訪問學者。 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批評與文藝美學研究。著有《新歷史主義與歷史劇的藝術建構》《文化場域與文學新思維》等,在《光明日報》《文藝爭鳴》等報刊上發表論文90餘篇。主持教育部後期資助項目、遼寧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遼寧省教育廳重大基礎理論研究課題項目等10餘項。榮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優秀成果獎、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獎項20餘項。目錄
第一章 中國當代文學史書寫的話語表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