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時間不但作為一個哲學、政治和敘事學問題由來已久,而且作為一個敘事學問題也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時間修辭不但決定了一部作品的敘事長度、結構,也決定了作品的結局和美學性質,會影響和規定一部作品是喜劇、壯劇還是悲劇。 那些被西學喚醒的思想者接受「現代」觀念,終於明白何謂「以天演之學,言生物之道」之時,是怎樣一種「扼腕奮肣」的激動;在被蒸汽機和強權所構造出來的同一個時間敘事維度中,同一個軌道上,「萬國蒸蒸,大勢相迫,變亦變,不變亦變」作者簡介
張清華,文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9年),北師大國際寫作中心執行主任,當代文學創作與批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副主任。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與批評,著有《中國當代先鋒文學思潮論》《內心的迷津》《中國當代文學中的歷史敘事》《天堂的哀歌》《文學的減法》《存在之鏡與智慧之燈》《猜測上帝的詩學》《穿越塵埃與冰雪》等著作14部。涉獵詩歌與散文隨筆寫作,出版散文隨筆集《海德堡筆記》《隱秘的狂歡》《懷念一匹羞澀的狼》,詩集《形式主義的花園》《一隻上個時代的夜鶯》等。曾獲省部級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10年度批評家獎等。曾應邀講學德國海德堡大學(2000—2001年)、瑞士蘇黎世大學(2006年,2012年)等。目錄
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