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記憶與想像 陳廣通著 978751157547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日報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04
商品編號: 9787511575470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0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歷史的記憶與想像
ISBN:9787511575470
出版社:人民日報
著編譯者:陳廣通著
叢書名:人民日報學術文庫
頁數:230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2990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領域的學術著作,是作者近年來寫作的文學研究論文的合集,評論對象涵蓋了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的一些文學現象、流派、作家與作品,如早期鄉土派、社會剖析派、海派等流派,余華、格非、裘山山等作家的作品。全書重點論述了文學與歷史的關係,核心觀點是文學(特別是小說)是作家記憶的重現與改裝,文學可以是作家在一定程度上對歷史加工與想象的結果。本書還論述了小說與音樂的關係、風景在文學創作中的重要意義、中國現代小說敘事結構的發展與演變等問題。

作者簡介

陳廣通,男,遼寧大連人,文學博士,大連大學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當代作家評論》《文藝爭鳴》《華夏文化論壇》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目錄

第一輯
宿命的悲劇——作為哲學範疇的宿命觀念在中國現代文學中的投射
中國現代小說與音樂
作為意象存在的「故鄉」
風景的呈現及其價值與意義
附:從發現到遺忘——文學風景的產生與消亡
第二輯
廢名小說的詩意特徵
故事·景觀·心理——海派小說敘事結構的流變
隱逸風景中——徐訏創作心態考察
孤寂與蒼涼中的自敘傳——論張愛玲的《小團圓》
第三輯
虛幻的線索——論格非小說創作的一貫性
天真的敘述者——余華創作性格別解
記憶與想象中的二十世紀——論余華《活著》《兄弟》《文城》
現代性與反現代性——對「尋根」邊緣鄉土小說《浮躁》的再解讀
由同情到和解——裘山山小說論
記憶與歷史,或無處可歸——再釋裘山山
小說戲劇化的新努力——論宋橡《百合》
在父輩的光耀下茁壯成長——論裘山山《雪山上的達娃》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