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關於1930年代中國文學理論的現代性表徵的研究專著。緒論部分主要簡單介紹本文試圖解決的問題;第一章旨在說明當時的文學理論家所具有的現代批判意識;第二章重在闡明人們對文學理論的認識不斷深化,先後把文學當作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來研究;第三章重點介紹西方文學理論在當時的譯介,著重分析其對中國現代文論擺脫附庸地位,走向自主和形成學科論所產生的影響;第四章探討了當時的文學大眾化討論中所涉及的理論問題,表現在語言變革上提出了「大眾語」,在文體改造上嘗試著新體裁,在思想革命上強調「化大眾」等方面;第五章就現代傳媒與現代文學理論逐漸聯姻的現象,分析了當時報刊雜誌的政治化、商業化、多元化特點對文學理論的傳播和發展產生的深遠影響;餘論部分指出當時文學理論的現代性追求中存在著的不良現象,並結合中國當代文論進行反思。作者簡介
劉雄平,1970年生,湖南郴州人,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學報編輯部主任。1999年在湖南師範大學獲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學位,2006年在暨南大學獲文藝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和高等教育管理。在《當代文壇》《暨南學報》《江淮論壇》《湖南大學學報(社科版)》《深圳大學學報(社科版)》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主持完成省部級科研課題3項,榮獲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國家級二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2項。目錄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