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的先鋒、跨界與動力 從文學性勘界到後文學本體轉向 陳開晟著 978755502931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海峽文藝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69
商品編號: 978755502931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批評的先鋒、跨界與動力 從文學性勘界到後文學本體轉向
ISBN:9787555029311
出版社:海峽文藝
著編譯者:陳開晟著
頁數:329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2990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中的文章無論是經驗色彩濃郁的作品解讀,還是那些在美學、形而上學維度跋涉的文字,看似散逸卻也無非圍繞這樣的問題:文學、文學世界(文學本體及其所統攝的經驗層面的廣義文學),何為?又為何? 作者在探問文學性、文學本體或文學奧秘過程中,文學世界藉助形式、形象、語言等美學維度的顯現而得以從庸俗文學社會學的遮蔽中還原、釋放。

作者簡介

陳開晟,福建大田人,1974年生,2007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閩江學院人文學院中文繫系主任,教授,閩都學者·拔尖人才,著有《超越審美現代性的困境——緣起與轉義:從康德到韋爾默》等,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美學、文藝理論與批評。

目錄

第一輯 文學性探尋與批評
文學本體論的探尋、堅守與反思——重讀韋勒克·沃倫《文學理論》
經典細讀與速寫篇
「一代人」的「詩歌化石」
民族性與現代性的張力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性與政治維度
「活著就是一切」的旨趣
《懺悔錄》與「替補」現象
「人民公敵」:話語與權力
主體的凸顯與消解
文學批評關鍵詞二篇
從敘述話語角度論荒誕審美——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荒誕小說」的話語分析
理論的「牆」與「橋」——論孫紹振文藝理論思想的當代價值與意義
第二輯 現代性視域與審美批判
論康德美學的現代性意義
超越審美現代性的困境——論法蘭克福學派的審美現代性思想
「綜合創新論」的系譜反思與場域批判——以文論的知識狀況為考察中心
理論城堡、美學能量與細讀大義——通往孫紹振文學理論一文本解讀學的解釋之路
審美中介與現代性批判——緣起與轉義:從康德到哈貝馬斯
功能主義批判的美學高度——西奧多·阿多諾晚期美學思想再發掘
第三輯 后形而上學美學先鋒與動力
康德美學:批判美學與先鋒派的後現代脈動
德里達後文學性接受的批判與發掘
「本質」與「歷史」——雅克·德里達文學觀辨正
敘事的突圍與界限——卡爾維諾《寒冬夜行人》的文本理論解讀
後文學性及言說方式的規範——德里達《在法的面前》的跨越批判與發掘
第四輯 後文學本體轉向與跨界
空間轉向與空間的文本表徵——以卡爾維諾《寒冬夜行人》的解讀為中心
「後文學性」論爭迷誤辨正——遵循「文學性蔓延」的邏輯與建構方式
「幻象」的表徵與規範——齊澤克后本體電影理論的批判性構建
元電影、后電影與後人類藥理學——貝爾納·斯蒂格勒電影理論的跨越性批判與發掘
理論之後,理論何為——兼論后電影本體轉向及其當代性
科幻文類的本體轉向及其可能——昆汀·梅亞蘇形而上學批判與科幻虛構機制發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