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隨著印刷技術和媒體的發展,現代社會文化越來越呈現出圖像化的趨勢,學術研究也不斷地吸收圖像文化。從192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鄭振鐸編寫的《文學大綱》開始,中國文學研究界逐漸運用圖像史料,建構起獨具特色的中國文學研究模式。本書立足於近百年中國文學研究圖文互文著作,對中國文學研究著作圖像史料學的建構、中國文學研究著作圖像史料的類型、時空建構、美術史料、地圖觀念、互文缺陷、圖像史學趨勢等進行宏觀論述,並討論了鄭振鐸、楊義、陳平原等學者的圖像史料觀念,在時下熱門的圖像學研究中頗有新意。作者簡介
龍其林男,1981年10月出生,湖南祁東人,文學博士,現為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長聘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深圳大學故宮學研究院研究員,廣州市黃埔區作家協會副主席,從事中國當代生態文學、文學研究著作圖文互文現象、轉型期中國文學與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出版學術專著《生態中國:文學呈現與跨文化研究》等6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3項,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文藝爭鳴》《學術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與文學評論180餘篇,獲省級社科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次,學術兼職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通訊評審與結項鑒定專家等。目錄
緒論目錄
與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