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以來浙南三縣菇民身份意識的演變 史文韜著 978755083890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西泠印社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05
商品編號: 978755083890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晚清以來浙南三縣菇民身份意識的演變
ISBN:9787550838901
出版社:西泠印社
著編譯者:史文韜著
頁數:211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2883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菇民」這一群體身份的歷史並不久遠,「菇民」認知自清代才隨著三縣菇業的發展而起步,而當代所指稱的菇民群體之自我身份認知也自晚清以來有著數次變動。起初,菇民的族譜中強調耕讀傳家以及官宦之後的敘事,隱瞞其種菇歷史,反映了儒家文化權威下的統治與妥協。到了民國,菇民獨特的群體身份意識發展停滯。但隨著「菇民」被國家發現,菇民也開始運用政府的話語來將自己同其他群體區分開來。直至20世紀80年代,隨著地方學者和政府對於菇民歷史的重塑,「菇民」這個名詞正式成為了菇民的自稱。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選題緣起及意義
第二節 學術回顧
第三節 研究材料及思路
第一部分 菇民經濟
第一章 菇業技術的起源與發展
第一節 砍花法起源年代辨正
第二節 砍花法的技術演進
第三節 行業隱語「山寮白」
小結
第二章 菇民的生產組織形式
第一節 菇廠
第二節 菇行
第三節 菇幫
第四節 菇民的田地與山林
小結
第二部分 晚清菇民身份發展的兩個面向
第三章 邊緣與主流:晚清菇民宗族的面貌
第一節 菇民宗族的發展歷程:以蛟蟬葉氏、下田周氏為例
第二節 隱藏的菇民敘事
小結
第四章 菇神崇拜與菇民文化
第一節 劉伯溫與「討皇封」
第二節 菇神吳三公的傳說及其構建
第三節 菇民謠諺和戲劇
小結
第三部分 民國時期「菇民化」之曲折
第五章 民國基層政權組織的建設與菇民化的停滯
第一節 「菇民化」的停滯
第二節 菇鄉教育與宗族
第三節 菇鄉科層化的嘗試與曲折
小結
第六章 菇業危機下對「菇民」的發現
第一節 傳統菇民形象的創造
第二節 從菇業合作社到香菇職業工會
小結
第四部分 當代「菇民」概念的形成
第七章 溯源追遠:當代「菇民」身份的構建
第一節 政府主導下的菇業技術革新
第二節 菇業及菇民歷史的重構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