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為四個部分,11個章節,第1~4章為基礎理論研究。梳理了國內外研究現狀,對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相關概念進行了界定;探討了價值共創理論、技術創新擴散理論、博弈論、交易成本理論和灰色關聯理論等相關理論在本書中的應用;提出了企業、科研院所、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科技成果轉化主體相關關係以及對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共同影響;明確了農業科技成果需求具有地域差異性與多樣化類型,轉化兼具公益性和盈利性以及轉化具有周期長、風險高的特點。第5~6章為典型案例調研分析。通過問卷分析明確了科技成果轉化主體的基本情況、科技創新及轉化模式、科技成果需求及利益分配情況等,針對不同區域、不同產業、不同層級的科技成果轉化參与主體進行了典型案例分析;總結出了各類成果轉化主體的特點、優勢和不足。第7~9章為模型構建與實證分析。以灰色關聯理論為支撐,分析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單主體和多主體視角下的影響因素、關聯關係和關鍵主體,及制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現實因素;基於演化博弈論構建了三方共同參与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博弈模型;研究了影響供給主體、平台中介和需求主體等多主體行為決策機制,提出基於價值共創的「政府-專家團隊-企業」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三螺旋模式;闡述該模式下的科技成果轉化運行機制、特點及局限性;構建修正Shapley值法的利益分配模型,對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中各主體的利益分配機制進行理論與實證分析。第10~11章為科技成果轉化機制與策略的總結部分。從優化多元主體參与轉化機制、完善產學研一體的區域協同和組織聯動機制、完善科技成果產出和轉化的內生長效激勵機制等幾個方面,分別闡述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推進思路,提出了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實現科技成果產業化的主要措施及對策建議。目錄
第1章 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