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這樣的智慧 潘利成著 978720312387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山西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2
商品編號: 978720312387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人生需要這樣的智慧
ISBN:9787203123873
出版社:山西人民
著編譯者:潘利成著
頁數:192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2828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人生,確實需要智慧,但這並不是最終的結果,因為這樣的結果最終會讓我們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它是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先了解智慧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我們的人生需要智慧。智慧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的東西,明明我們飯碗里有米有肉,口袋裡有金有銀,為什麼還需要人生的智慧?
的確,智慧不能當飯吃,但是智慧卻可以讓我們有飯吃,並且是長久的有飯吃,而不是飢一頓飽一頓,智慧還可以讓我們吃得香睡得穩。

內容簡介
誰的人生之路不是荊棘叢生!個人情感問題,家庭問題,職場問題各類問題糾纏龐雜,如何解決?
本書從一個嶄新的視角切入,帶你重新認知這個讓你疲憊又無奈的世界,重新走入每個人的內心腹地,深層次挖掘出被我們一直忽略的東西。正是因為這些東西,我們輾轉反側,夙夜難寐。
我們總以為仕途坎坷,職場多舛,人生失意,皆是命運使然,殊不知背後竟是這些東西為始作俑者,命運並非命運,一切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既然,這是一條嶄新之路,請勿多慮,請緊緊跟隨!

作者簡介
潘利成,男,山西太原清徐縣人,初中時代開始創作詩歌、散文,在國內各類詩歌比賽中多次獲獎。
中國百家文化網專欄作家:
中華散文網創作員:
2019年「中國當代文藝精品」鑒賞評審一等獎:
2019年全國第二屆」百家詩會」二等獎;
2019年全國「印象中國年」主題文學大賽銀獎;
2015年「中外詩歌散文邀請賽」二等獎。
主要研究領域:國學,西方古典哲學,現代哲學,心理學。
現供職于山西亞鑫集團。

目錄
第一章 人生,為什麼需要智慧
第二章 人生最大的財富,此時就在你手中
第三章 你的貴人到底是誰
第四章 我們沒錢沒勢,但並不等於沒有這些
第五章 為何老天爺對你一點也不開恩
第六章 不要輕易憐憫自己
第七章 困境,到底困住了什麼?
第八章 告訴你吧,活著的意義
第九章 只有這樣,才可提升你的顏值
第十章 是什麼在悄悄毀掉你的一生
第十一章 人最好的品質是什麼
第十二章 天上會掉餡兒餅,但你還是會餓死
第十三章 別人對你的鄙視,都源於此!
第十四章 看似勤快。實則懶惰
第十五章 別人哪會輕易肯定你
第十六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
第十七章 別人只是偶爾關注你
第十八章 我們很精明於別人的事
第十九章 人和人之間為何不能太過親密
第二十章 凡夫俗子,如何偉大
第二十一章 順境逆境絕境
第二十二章 越窮越要舍
第二十三章 越富越要舍
第二十四章 日子從來不怕你混
第二十五章 能走的路才是最順的路
第二十六章 你不一定是千里馬
第二十七章 孤獨感到底來自何處
第二十八章 天才之忌,常人之幸
第二十九章 財富的多種面目
第三十章 人生沒有得與失
第三十一章 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第三十二章 人本質上的較量是什麼
第三十三章 機遇到底來自哪裡
第三十四章 什麼決定我們的心態
第三十五章 看什麼都順眼,我們的人生就順了
第三十六章 參透,我們就會快樂
第三十七章 談對錯,有用嗎?不如談這些
第三十八章 如何不亂於心不困於情
第三十九章 特立獨行抵近成功
第四十章 自由,放縱;目標,節制
第四十一章 怎樣轉變心境
第四十二章 你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庸俗
第四十三章 為什麼我們心亂如麻
第六十八章 人生最大的成功
第六十九章 格局到底是什麼?
第七十章 做事即做局
第七十一章 人生改變的第一步
第七十二章 持續一生的動力源
第七十三章 機會面前,我們忘記了努力
第七十四章 什麼才是真正的放下
第七十五章 真正的實力是什麼
第七十六章 其實你只是心累

精彩書摘
第一章 人生,為什麼需要智慧
我們這一生啊,好似那海上的孤舟,窮盡耳目,似也難以辨清方向,看不到彼岸。
得意之人,須防備著有人來爭奪;尋常人,則要承受生活的一地雞毛。風裡來雨里去地討生活,莫名地感覺自己一無所有——一具孤獨落寞的皮囊與我們日夜相隨,也是我們所有的資本。
倘若我們沒有感情,沒有思想,也就與世界相安無事,天下太平。如山間的亂石,如溝壑的荊棘,任憑寒來暑往,風吹雨打,無聲無息,無怨無悔。但是,我們是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有慾望的人。
思想,感情,看似是上天的恩賜,實則是上天拋給世人一道最大的難題,近乎無解。之所以近乎無解,是因為我們永遠無法擺脫自己感官的限制。其實,不光感官限制了我們,感官本身也是受限制的,這就導致雪上加霜,使我們的凡胎肉身常陷入慾望的泥淖。
那我們的人生怎麼辦?如何化解我為魚肉之窘境?
靠金錢?靠權力?還是靠其他什麼?
只有一副皮囊對我們不離不棄,日夜相隨,其他的一切皆在變動中。因此,我們只能靠這副皮囊結晶出的智慧來助我們走過漫長的人生,這是我們所能擁有的唯一珍寶。
面對茫茫自然,個體是如此的孱弱,人生各種困局,都需要智慧去化解,也只能用智慧去化解。一講到智慧,大多數人一頭霧水,還不敢問,恐驚天上人,恐被世人笑。這是因為我們賦予了智慧太多,近乎神化了它。
人生,確實需要智慧,但這並不是最終的結果,因為這樣的結果最終會讓我們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它是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先了解智慧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我們的人生需要智慧。智慧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的東西,明明我們飯碗里有米有肉,口袋裡有金有銀,為什麼還需要人生的智慧?
的確,智慧不能當飯吃,但是智慧卻可以讓我們有飯吃,並且是長久的有飯吃,而不是飢一頓飽一頓,智慧還可以讓我們吃得香睡得穩。
說來說去,又回到原點:人是感官動物。事實上,所有的動物都是有感官的,不光所有的動物,所有的物質都是有感官的。我們都以為這個世界是物質的,而真實是,這個世界是感官的,這是一個感官的世界。物質,只是感官作用下的一個表象。
智慧,是感官的又一個表象,萬事萬物都有智慧,只不過表現形式不同。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是彼此之間還是有共同點的,那就是與周遭環境的耦合。這個環境,體現到我們人類社會當中有兩種: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智慧,是人與自然環境以及社會環境的耦合。不正確的想法是,往往我們把這種耦合當作妥協,當作投機,當作喪失氣節,當作委曲求全,當作苟延殘喘,抑或是,當作天外來物,神來之物,廟堂之物。
首先,我們必須明白,投機就是投機,喪失氣節就是喪失氣節。那些陰暗、不合群體利益的小聰明,本身就不屬於智慧的範疇,尤其其中等而下之的做法,只能說是禽獸伎倆。人鬼殊途,我們所說的智慧,應是建立在增益群體利益基礎之上的大聰明。
智慧,看似是妥協,實則屬於接受,只不過以妥協為前提的接受,還是含有妥協,而以接受為前提的妥協,就是智慧。
人的一生是苦難與幸福的一生,但最終是接受的一生。接受所有,苦難與幸福。
人生的真相就是接受,智慧的真相就是接受。如若你不接受,便覺得太多無法忍受;倘若你坦然接受,那麼就是與環境自洽,處涸轍以猶歡。再豪爽點,深陷囹圄,也能仰天高歌,拊掌大笑,「我輩豈是蓬蒿人」。
君不見,人人都喟嘆人生之難,在於放下。所謂放下,它的另一面正是接受。
接受的前提是建立,並且是重新建立,重新建立一個思維模型。只有重新建立一個思維模型,我們才會在這個新的思維模型下運行思維,才會真正接受,這個過程,就是個體智慧化的過程。
人的一生就是不斷地拆,不斷地建,反反覆復。也可以講是(思想上的)顛沛流離,居無定所,最終所得的智慧,正是一根定海神針,幫助我們找到歸宿與彼岸。
這是因為,人類思想上物質上的顛沛流離、居無定所,都是在「貪慾」地追逐。為了生活,追逐物質利益;為了精神安詳,追逐心靈平靜。都說人生就是追名逐利,實則很大一部分是身不由己。生存世間,物競天擇,作為個體的人身不由己實屬正常。智慧,正是用於解決生存利益之爭的法寶,有了它,就能避免骨肉相殘,避免血流成河。
中華文化之所以能經歷無數次王朝更迭仍然延續,實際上就是智慧的作用。中華文化的核心是中庸,中庸正是中華智慧的完美體現,它較好地處理了利益問題,使得人人基本上都有飯吃,都能分享文明創造的成果。以處世而言,只要退一步,人人都可以海闊天空,只要青山在,人人都有柴燒。中庸讓我們看清了自己,並且是真實的自己,以及自己的利益底線,從而不再糾結,放下一切,接受一切,如水般甘居卑下,浸潤萬物于細無聲處。
P1-3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