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成就 是成為你自己 曾寶儀著 978751552069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金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31
商品編號: 978751552069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人生最大的成就 是成為你自己
ISBN:9787515520698
出版社:金城
著編譯者:曾寶儀著
頁數:23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2827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曾寶儀10多年來在生命覺醒課題上,親自體悟出來的人生精華。 她毫無保留地分享她一路走來的歷程,希望她的故事是你生命中最溫柔的陪伴。當你失去力量或身處低谷時,能給你一些激勵:「我們都在路上,生命都是禮物。」
她將這些年來的心路領悟撰寫成書,用生命活出來,通過溫暖陪伴,提醒你發現屬於自己的奇迹;她還通過簡單的生活體悟,直指問題核心,擺脫過往「舊有經驗」的思考方式,讓每個人都可以慢慢解開原生家庭的枷鎖、社會的束縛,從痛苦與煩惱中解脫。

作者簡介
曾寶儀,節目主持人、歌手、演員。大學畢業後進入電視幕後工作,師從張小燕,從助理主持正式跨到銀幕前,曾榮獲暢銷女歌手獎項,也參与戲劇演出,主持眾多知名綜藝節目,經驗豐富,包括海內外各大知名頒獎典禮、晚會,以及韓國藝人見面會等。

精彩書評
「恰如其分」是一種修行,從容不迫,不誇張任何人事,也不冷落任何人事。
——蔣勛
進入寶儀的世界,看到這些她真誠的自我剖析之後,分享出來的人生寶貴經驗,就像一根暖暖燃燒的蠟燭,溫柔地為我們照亮人生的困途,這是會讓你忍不住一口氣讀完的好書。
——張德芬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生命覺醒的那一年
如父如母的爺爺離世
對工作和生命產生莫大的質疑
一個夕陽帶來的祝福
環環相扣的際遇
菩提樹下的淚水
人生轉捩的第三道大門
你與奇迹的距離只差了相信
第二章 停下來檢視自己人生
回想童年,我時常有被遺棄的感覺
我是誰?不再被身份所局限
問自己「然後呢」,找尋生命答案
這些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什麼才是愛
彩虹教會我的事
什麼才是自己
第三章 重新與自己聯結
其實,每個人都是有選擇的
你緊抓不放的是什麼
在情緒里,有什麼是我要學習的
想要得到什麼,先讓自己成為什麼
當下就能改變,你隨時可以砍掉重練
你願意讓原生家庭的影響變小嗎
換位思考,讓你的限製成為優勢
第四章 選擇與愛聯結
現在你可以靜下來,聆聽自己的聲音
退一步看,不陷入情緒漩渦
思考死亡才能活出人生
觀照自己身體真實的反應
我們都在路上,生命都是禮物
後記

精彩書摘
我是誰?不再被身份所局限 走出父親的光環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感覺自己被「曾志偉的女兒」這個光環困住。常常有些同樣身為名人二代的朋友來問我,到底是怎麼走出來的?我能看到有些朋友仍在苦苦掙扎,但若不是我也走過那樣的日子,現在的我,沒辦法理直氣壯地說出「是誰的女兒,無法定義我」這樣的話。畢竟,身邊的人的眼光,帶來的影響是很巨大的。
比方說,我剛出道的時候,所有人介紹我的方式,都是「曾志偉的女兒曾寶儀」。不管我再怎麼抗拒、再怎麼努力做出成績,我出了唱片,成為暢銷歌手,擔任大大小小節目的主持人,甚至得到獎項的肯定人們想到我的時候,依然是曾志偉的女兒曾寶儀。
很長的時間里,我為此感到迷茫:「我到底是誰?我一輩子都要活在這樣的光環之下嗎?」
慢慢地我明白,這個頭銜只是一個客觀的條件陳述,而我不一定要主觀認定它的意義。
客觀的條件意味著,我確實和父親有著血緣關係,無論我是否接受,它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我無法改變它。然而,我自己的主觀認定是我可以改變的,我要不要被這件事情困住?我要不要被這件事情局限?我要不要讓這件事情定義我?當別人不斷地用同樣的方式介紹我的時候,我要在意嗎?
這些都是我可以主觀決定的事。
當我明白這一點,我就可以開始觀察自己進行不同的實驗。比方說,有人只是用這句話作為開場白,起了個頭之後,就再也不會提了。那麼,這個頭銜,也不過就是扮演著「開場」的意義。
有些主持人需要透過關聯性、關鍵詞或頭銜,去喚起觀眾的注意力和期待感,藉此讓人們先在心中有所預期,知道該把接下來要迎接的來賓,放在什麼樣的位置。這樣的頭銜,也決定主持人談話時切入的主題和興趣點,有更多的話題和親近度。當然,也有些主持人並不需要這麼做。那麼,是否被提及這樣的頭銜,其實是對方的習慣或傾向使然,跟我並沒有關係,我不需要把這些事情背在身上。
當沒有把自己和他人的責任跟界線分清楚時,很多人就被這樣的事情困了一輩子。
學會釐清「哪些是我的責任,哪些不是」
有人會說:「你當然會選擇做藝人啰,有爸爸罩著你,你比其他人有優勢嘛!大家都會給你面子、給你機會,你的起點比別人高。」是的,我承認我很幸運受到許多眷顧,但也正因為這是一條父親走過的道路,在某些方面,它也會為我帶來額外的艱辛。
即便我的起點比別人高,但去到高處的緩坡,還是得我自己去爬。我能爬到多高,我如何擺脫那個起點帶來的枷鎖,那都是我自己需要努力的功課。畢竟,也有很多享有較高起點的人,享受著那樣的高度,選擇不爬坡。除了身為誰誰誰的子女之外,再無其他更多表現可說。
如果我和父親從事不同的行業,或許不會有這麼多額外的壓力產生。如果我在其他領域發展,我的成就,或許能單純透過我的專業表現被評價;然而,正因為父親同樣身在娛樂圈,又是成就輝煌的業界大佬,人們不免將兩人放在一起比較:「你不會想和他一樣嗎?」「爸爸是影帝,你會想成為影后嗎?」「你想當導演嗎?」
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明白,即使我和父親在同樣的行業發展,我也不需要成為他。我甚至不需要超過他。
我的父親之所以是現在的他,有許多客觀因素使然。那個年代的香港,是百花齊放的娛樂盛世,每年能產出幾百部電影。那時候,一個明星一年能拍二十部作品,每個人的作品經歷都是一百部起跳。然而現在,一年有兩部電影可以拍,就是超級巨星了。
我的父親活在一個那樣的年代,但我不是。於是,我不需要因為沒有達到和父親一樣的成就,就去責怪自己不夠努力或不夠優秀。我們享有的客觀條件本就不同,真的不需要比較。
而且我爸是個把一輩子當三輩子在過的人。他可以用力地玩、用力地工作、用力地做慈善,也能用力地喝酒、用力地揮霍他的時間,所以他一生能完成的事情真的很多。我不行。我要看書我要放空我要休息,有時我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我腦子裡那個切換的開關沒法像他運作得這麼快速,我只能用我的節奏做我能做的事情。簡單地說,我不是他。
透過不斷地拆解,我漸漸釐清了「哪些是我的責任,哪些不是」。如果今天,我對自己的工作沒有負責,只是頂著父親的光環,濫用他人給予的機會,那麼不可能有更多的工作來到我身上。然而,即使第一次的機會,是因為「我是曾志偉的女兒」而來到我身上,當我努力盡心地完成,當機會再一次來到我面前,肯定就是因為「我是曾寶儀」。
客觀的條件,可以是助力,也可能是阻力。我可以透過我的主觀意識去解讀,或者,試著放大它的助力、減少它的阻力。當我心懷感謝、認真完成,就是在放大它的助力;當我不把阻力的面向放在心上,不讓它困擾我,那麼它帶給我阻力就會愈來愈小。
我應該要想的是:「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找到屬於我自己的答案」。
比方說,旁人經常認為,曾志偉的女兒踏入演藝圈,是理所當然的選擇。但,我爸爸生了四個小孩,也不是每一個都像我一樣成為藝人、成為主持人呀!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
我為什麼會進入這一行,是因為我真心喜歡這個職業。那不是因為我是曾志偉的女兒,也不是因為這件事情落我在頭上,非擔起來不可不,我會成為藝人,是因為我喜歡。
如果我不是真心喜歡這份職業,不可能持續耕耘超過二十年。只是,在初入行的頭五年,我還無法明白到這一點。頭五年的我,只覺得這份工作是一個很好的機緣,能獲得不錯的收入,要是現在放棄,機會不一定能回來。於是,我給自己五年的時間,讓自己放手做看看。
隨著入行時間愈來愈長,我漸漸從中找到樂趣。直到走了二十年,現在我才明白,我生下來就是要做這件事。每個人的人生路徑是如此不同,有些人很小就明白自己的職志,於是可以按部就班地朝自己的目標前進;我的人生則是很多機緣的累積,讓我一路走到今天,明白這是我的志業。
當然,我可以更仔細地分析,我是透過放棄什麼而得到了什麼、成為了什麼,但很多時候,我自己也不是那麼明白,只是順勢而為,就走到了今天。每個人的路徑都沒有對錯好壞,該走到的都會走到,無論過程為何,那都是人生給予我們獨特的禮物。

前言/序言
寶儀平安
作家、詩人、畫家 蔣勛
我大概有20年沒有看電視了,所以我認識的曾寶儀不是電視上的曾寶儀。
我認識的寶儀總是在池上,在秋收時分,她站田中央,背後是一片175公頃即將收割的金黃稻田。無邊無際的黃金稻穗,在陽光里閃閃發亮,或隨微風搖曳,或在早來的東北季風呼嘯下伏仰飄拂。
稻田後面是連綿不斷高聳陡峻的中央山脈,雲嵐在峰巒間繚繞變滅,如此巨大壯麗,又如此如夢幻泡影,這是我認識的寶儀的生命背景。
連續幾年的秋收,寶儀都擔任主持人。恰如其分地介紹活動的開場,恰如其分地介紹參加演出的團體,雲門舞集,優劇場,桑布伊,阿妹,陳建年
「恰如其分」是一種修行,從容不迫,不誇張任何人事,也不冷落任何人事。
寶儀在我不熟悉的演藝圈,有演藝圈不為外行人知的艱難修行吧。
「寶儀主持得很好。」我由衷讚美,「她是有名的主持人啊」聽到的人覺得我或許孤陋寡聞吧,便介紹了寶儀在電視上主持的一些節目。
我想到的不是電視,我是在想,要有如何安靜的修行,可以站在中央山脈前面,站在175公頃的黃金稻穗前面,站在池上秋天瞬息萬變的風雲前面,這樣篤定,恰如其分地主持一場天地間眾生的聚會,不像是文藝娛樂,其實每一次秋收,我都覺得有日月山川的神靈齊聚,如《維摩經》里說的一場不可思議的歡喜法會,我想:寶儀在法會裡也會如此恰如其分吧。
很少人會贊同把文藝娛樂的演出比喻為「法會」吧
我確實如此想,想到維摩詰要用法力把居室的空間弄大,安排坐次,可以容納更多人參加,想到文殊師利如何帶領一群喜孜孜的群眾踴躍前來,想到維摩詰稱疾卧在病榻,想到文殊開口詢問:「你為什麼生病了?」想到維摩詰驚人的回答:「從痴有愛,則我病生。」
每一場表演都像一場法會,每一場法會其實也是一場表演。
因為痴愛,所以病了。
維摩詰的回答似幻還真,像脫口說了心事,又像按著劇本念的台詞。
寶儀那時在哪裡?寶儀時常在演藝圈、在舞台上,是按照劇本念台詞,還是忽然脫口就說了心事?
我在秋收的現場,多次覺得寶儀說著很深的心事。
有時候秋收連著三天,第一天大太陽烈日炙曬,地板火燙,舞者赤足都被燙傷,第二天,所有人準備再抗烈日,結果刮大風下暴雨,我把自己包得緊緊的,頭臉都是水,眼睛有點睜不開,
卻聽到寶儀用很安靜的聲音說:「看一看,雲在山頭上升起來了」是的,有風起雲湧的時候,有風停樹靜的時候,生命無常,修行或許就是恰如其分通過那一次一次的無常吧
寶儀寫下她生命中許多無常,囑我為序,我認識的只是秋收時的寶儀,不宜多說。曾經在池上秋收隨她的聲音指引,看到風停、雨止、山靜、雲閑,知道一切無常也都會平安。
寶儀平安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