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19世紀後半葉,在資本主義現代文明的強烈衝擊下,俄國現代文明的出路問題成為幾代知識分子思考的主題。由於地域和文化的特殊性,俄國歷史上長期存在著東方式道路與西方式道路的論爭。十月革命勝利、新經濟政策實施、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等,深刻反映了列寧對俄國通往現代文明道路的獨特探索。「列寧道路」的形成和發展,深刻表明經濟文化相對落後國家社會主義文明之路的艱巨性和複雜性,生動彰顯李大釗先生所稱「誠足以當媒介東西之任」之「第三新文明」的獨特性和開創性。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深刻映現了「列寧道路」的當代價值,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本書是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之治』的世界意義研究」(項目編號:20ZDA012)的研究成果。作者簡介
孫來斌,1967年生,湖北黃岡人,現為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課題首席專家,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課題首席專家,兼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光明網理論專家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出版學術獨著3部、主編及合著十余部,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個人研究成果先後獲得全國高等學校科學研究(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馬克思主義研究優秀成果獎、湖北省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重要獎勵。目錄
導論:通向現代文明的「列寧道路」及其開創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