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學科建設年鑒 2021 9787522710365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馬克思主義研究學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2,531
商品編號: 978752271036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0*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學科建設年鑒 2021
ISBN:9787522710365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著編譯者: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馬克思主義研究學部編
叢書名: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年鑒
頁數:75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2820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學科建設年鑒 2021 787522710365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馬克思主義研究學部編

內容簡介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和馬克思主義研究學部主持編纂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學科建設年鑒》,是目前全國一部全面反映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成果和學科建設的綜合性年鑒,主要彙集上年度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學科建設新成果、新進展、新走向,具有學術性、時效性。
關於本卷的欄目設置,說明如下。
一、「重要文獻」欄目收錄2020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文獻。
二、「重點文章」欄目選取2020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中知名專家的重要成果或該領域中具有較大影響的文章,具有學術前沿性。
三、「學科建設」欄目由從事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專家學者撰寫,綜合反映2020年度學科發展情況、新進展及今後發展方向。
四、「熱點聚焦」欄目集中反映2020年度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學界爭鳴的熱點和焦點問題。
五、「論文薈萃」和「著作選介」欄目選取2020年度具有影響力或觀點新穎、有一定代表性的文章和著作予以介紹,以期對本領域研究有所啟發。
六、「課題概覽」「會議綜述」等欄目展示2020年度本學科學術研究的成果和活動,使本年鑒的信息量更加豐富,更具有學術收藏價值。
七、「大事記」以及「附錄」中的「新書索引」「論文索引」「主題索引」系統,極大地方便了讀者查閱年鑒中的相關信息,進一步提高了年鑒編纂的規範化水平。
本年鑒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年鑒》的基礎上創辦,今後將進一步成為全國理論工作者、黨政領導幹部、高等院校有關師生、全國各級各類圖書館(資料室)必備的工具書和參考讀物。

目錄
重點文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理論與實踐
崇高的理想不懈的追求
——論從「大同」社會理想到「人類命運共同體」偉大構想
深入理解和貫徹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
把握新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新變化
恩格斯的馬克思主義觀及其時代意義
——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
陳雲與改革開放后的意識形態鬥爭
試論馬克思主義人民民主思想:基本內涵和實踐路徑
恩格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貢獻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新教材
百年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邏輯
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貢獻
恩格斯:馬克思哲學守正創新第一人
紀念偉大的思想家恩格斯誕辰200周年
推進當代中國無神論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
——學習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恩格斯的思想、精神與風範
——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
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科的研究定位
曼徹斯特時期恩格斯思想的快速發展及根本轉變
新冠肺炎疫情與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新動向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學發展70年
學科建設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國外馬克思主義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黨史黨建
思想政治教育
科學無神論
熱點聚焦
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研究
對數字經濟時代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的再認識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貢獻研究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研究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化研究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究
恩格斯誕辰200周年,學界總結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的巨大貢獻
列寧誕辰150周年,學界總結列寧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創新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出版傳播進展研究
國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時代價值
國外共產黨關注中國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下國外左翼對資本主義的批判與反思
關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學科的發展和定位引發學界討論
數字時代的資本主義批判研究
社會主義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彰顯制度優勢
習近平關於黨的建設重要論述研究
關於「四史」的研究
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研究
恩格斯的思想政治教育觀
新時代勞動教育
抗疫精神研究
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
無神論宣傳教育與抗擊疫情
恩格斯無神論思想研究
論文薈萃
著作選介
課題概覽
會議綜述
大事記
索引

精彩書摘
前期的康有為作為當時中國新興資產階級改良維新派的代表人物,反對地主階級封建主義的專制統治,其主張在某種意義上體現了中國新興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專制的思想進步性,表達了資產階級爭取民主、自由、人權、平等的階級意願。處於革命上升期的資產階級及其主張,在一定程度上客觀地代表了當時廣大民眾的要求,但是其主張的民主、自由、人權、平等雖然打著全民的旗號,其實質追求的是資產階級的民主、平等的「千年王國」,仍然有其歷史局限性。
孫中山是激進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他主張通過革命,以暴力手段徹底推翻封建君主專制統治。他的思想主要代表了中國新興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派的主張,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並滿足了封建專制統治下人民大眾的共同利益訴求。他為了解救民眾疾苦,率先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在「舊三民主義」基礎上,他進一步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某些主張,提出了新三民主義綱領,主張「平均地權」「聯俄」「聯共」「扶助農工」,做到「耕者有其田」。他反覆強調的「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包含反對封建統治壓迫,反對帝國主義侵略,解救民眾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時代內容。
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真誠信仰「大同」理想,並能把「大同」理想付諸實踐的是中國共產黨人。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並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中國工人階級政黨,其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最終實現無階級的「天下為公」的共產主義「大同」理想而砥礪奮鬥。
毛澤東同志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提出:「經過人民共和國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到達階級的消滅和世界的大同。」①這是中國共產黨人把共產主義理想同中華民族「大同」理想結合起來的卓越見解和精彩論述。毛澤東同志在1953年10月賦詞《念奴嬌·崑崙》,其下闋曰:「而今我謂崑崙: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②「太平世界」即「大同」社會,「環球同此涼熱」意指共產主義社會的實現。毛澤東同志的這首詞是中國共產黨人崇高的政治理想和偉大鬥爭精神的文學表達和藝術升華,是把共產主義最高理想同中華優秀傳統「大同」社會理想有機結合的典範。毛澤東同志在詞作中通過對昆崙山千秋功罪的評論和拔劍裁之的革命浪漫主義想象,提出了打倒帝國主義、推翻資本主義剝削制度的鬥爭目標,表現了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改造自然,改造社會,反對帝國主義、造福人類的鬥爭精神,展現了實現共產主義「大同」社會的崇高理想和遠大抱負。
為什麼只有中國共產黨人才能真正奉行並帶領人民切實實現「大同」社會理想呢?這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政黨,工人階級是代表先進生產力、最大公無私、最富有戰鬥力、沒有本階級一己之利、代表的是全人類根本利益的先進階級,是肩負著消滅階級實現「大同」社會理想的人類歷史上最後一個革命階級,是推翻最後一個剝削制度的強大物質力量;這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階級的世界觀,馬克思主義在人類思想史上第一次以科學的形態闡述了共產主義學說,它既以唯物史觀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論證了共產主義即「大同」社會的歷史必然性,同時又指出了實現共產主義即「大同」社會的現實道路——通過工人階級領導的無產階級革命,經過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過渡而達到共產主義「大同」社會。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使人類的「大同」社會理想成為真正的科學學說,具有現實的可能性。
中國共產黨人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也就確立了實現共產主義的初衷、使命和理想。中國共產黨是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人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學說,又賦予該學說以中華優秀傳統「大同」思想的中國精神基因;既堅持了共產主義「大同」的遠大理想,又為實現這個遠大理想設計並踐行了在中國使理想逐步成為現實的實際步驟;既堅持共產主義「大同」遠大理想的最高綱領,又為實現最高綱領實際地設計了每個歷史階段的最低綱領,把最高綱領與最低綱領有機地結合起來。中國共產黨人的最高綱領是實現共產主義「大同」,但在每個歷史階段都根據該階段特點提出滿足該階段要求的最低綱領,一俟該最低綱領實現,又不失時機地提出新的更高一級的綱領繼續前行,直至最高綱領實現。在中國革命階段,中國共產黨人把中國革命分成兩步走:第一步是進行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反對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建立新民主主義社會;第二步是不間斷地把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進行社會主義所有制改造,把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為向共產主義過渡創造條件。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新民主主義的共同奮鬥目標和社會主義的長遠奮鬥目標。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階段,在總結吸取社會主義建設艱辛探索的經驗教訓基礎上,作出了中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判斷,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把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有機結合起來。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近百年歷史進程中,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到實現共產主義「大同」社會理想一步一步成為現實的運動。
中國現代著名學者、社會學家費孝通在其80壽辰時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他用學術語言表達了中國人民的願景,也表達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國共產黨人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口號,在根據地內做到農民有田地,地主、富農「減租、減息」,深得民眾擁護,使中國革命階級的最低綱領變成現實。新中國成立后,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我們黨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了生產資料公有製為主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通過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富民強國,成功地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階段的當代理想成為現實,一步一個腳印地為通向共產主義「大同」社會開闢了「天塹變通途」的實際道路。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