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醫畫開天:八卦耳療解密》是繼《八L卦耳療》一書之後,對八卦耳療高級心法的一次系統詮釋。相比而言,如果《八卦耳療》是對八經卦、六十四別卦由淺入深、由粗入細、由無形進入有形的系統闡述,那麼《醫畫開天:八卦耳療解密》則是返璞歸真、大道至簡,對八卦耳療能發揮療效的非常核心思維的解密。掌握此書的思維方式之後,將不再受縛于某一特定的方法和門戶之限,治療中真正做到無招勝有招,哪怕是依舊使用那些平凡而普通的外治法,也能有非凡的療效。正如武俠小說里,那些掌握高維心法的大師,即便是飛花摘葉亦能取勝一般。願《醫畫開天:八卦耳療解密》能夠成為提高您臨床療效有益的寶藏。
作者簡介
李慧,《醫畫開天一八卦耳療解密》作者,局級健康管理師,湖南首批確有專長中醫師,利樂根源中醫學研究院副院長。
李慧老師畢業於湖南中醫藥大學,在近20年中醫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並深研中醫名家學術思想及前輩著作:兼修《易經》,並將易醫「象思維」運用到耳療之中,使其變得淺顯易懂、趣味橫生,充分體現了返璞歸真、大道至簡、醫易同源的特色,在新冠疫情肆虐的這幾年裡,李慧老師一邊接受病患的網路問診,一邊不斷深研《易經》,繼續開拓新的思維方式,結合臨床實踐、驗證、總結,開創新的「易畫」療法,非常之神奇,現整理成《醫畫開天:八卦耳療解密》一書,並在中醫古籍出版社成功出版,特呈現給廣大讀者,希望能夠將中國人獨有的易醫思維發揚光大!
劉曉偉,中醫師,廣東省利樂根源中醫學研究院院長,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本科學歷,西北師範大學教育學在職碩士,為慧生利樂根源義診隊走遍五十六個民族義診義教主要負責人,獲網際網路醫院大家中醫「義診仁醫」光榮稱號。
目錄
第一章 象思維
一、什麼是「象」思維
二、如何「立象以盡意」
三、象思維運用
1 象思維與中醫
2 象思維與中藥
3 象思維與針灸穴位
4 象思維與中國畫
5 象思維與書法
第二章 信息能量物質
一、象的本質
二、氣功
三、氣是什麼
四、人是什麼
五、信息是如何作用於人體的
六、八卦耳療五色貼的信息能量
七、為什麼中醫常說「信者醫,不信者不治」
第三章 色彩療法
一、色彩在醫學上的運用
1 在東方醫學上的運用
2 在西方醫學上的運用
二、色彩在建築上的運用
三、色彩在服飾上的運用
四、常見色系的臨床使用
第四章 耳朵的象
一、觀耳識人
二、八卦耳療辨氣機升降
三、八卦耳療辨性格偏向
第五章 耳朵上的「易畫」
第六章 易經與養生
第七章 「易畫」天地
後記
主要參考書目
前言/序言
從老一輩口口相傳的生活智慧中,處處可以找尋到中醫的影子。兒時肚子痛,喝些米醋,雖然難喝,但是真的有效(現在看來,它就是酸酸的水——雷水解);拉肚子了,喝些炒焦的米熬的稀飯也超級有效(現在看來它就是火地晉、地水師的內涵);感冒了,煮一碗紅彤彤的熱湯麵,湯一喝,身上一熱乎,出點汗、睡一覺很快就活蹦亂跳了(這不就是「太陽欲解時」么)。對於小兒不愛吃飯,我見過農村裡的老人直接拿根針往孩子手上扎出血,很快孩子就吃得香香了(這不就是四縫——脾胃的全息么)。我當時年齡小,只以為是對不聽話孩子的懲罰,嚇得趕緊乖乖吃飯。長大后,第一次離開父母去到省城讀大學,家人擔心從小脾胃就弱的我會水土不服,根據老一輩傳下來的經驗,母親提前燒好一壺家鄉的水讓我帶去,與省城的水兌著喝。我雖然不明其理,但卻懵懂的照做了(這不就是「方」的水土合德么)。每年中秋大賣的陽澄湖螃蟹,為什麼裏面都配備有姜粉呢(這不就是防患於未然——平衡陰陽么)。酸甜苦辣咸五味中,哪個最重要?老一輩流傳過這樣一句話:寧可食無肉,不可食無鹽。證明鹽是百味之王啊,何解?中國人生活中這樣的小秘方數不勝數,無處不彰顯著中醫智慧,雖然很多時候,人們說不出個所以然,但卻被口口相傳了一代又一代,沿用至今。
從小就立志要當醫生的我,畢業后卻深感中醫臨床太難了。同樣一個病,怎麼每個老師處方都不一樣?同樣是針灸,怎麼門派那麼繁多?讓我眼花繚亂,不知如何取捨。同樣一個耳全息,怎麼隨著時間的推進不斷增多,越來越繁複?那些年,我的錢和精力幾乎都花在了學各種各樣的中醫技術上,卻不知該如何融會貫通。總之,深感學中醫難、難、難!
為什麼大多國人都認為中醫難學、難用、更難理解?中醫沒有被捅破的那層窗戶紙是什麼?為什麼古訓說「不學易不可為將相,不學易不可言大醫」?《易經》究竟是想講什麼?為什麼古訓又告誡人們學習《易經》要「玩索而有得」?如何玩?如何思?如何得?
《醫畫開天——八卦耳療解密》希望通過對《易經》極簡的理解來闡述易道至簡的道理。《易經》本就是簡單而又高級的!故而被稱為群經之首,萬物之始。《道德經》有雲:「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所謂「至簡」,就是把簡單發揮到了極致,是一種生活的智慧,刪繁就簡,方能意味無窮。
能在生活中不刻意地得到「至簡」的啟示是我輩之福分。書中陳述的「易畫」並不是我發明創作的,因為,它本來就存在,只是我在合適的時間借用了先人的智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