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中醫學術流派研究叢書-中西匯通學派 張伯禮 陳寶貴 邊育紅 978757171016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河北科學技術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890
商品編號: 978757171016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04*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燕趙中醫學術流派研究叢書-中西匯通學派
ISBN:9787571710163
出版社:河北科學技術
著編譯者:張伯禮 陳寶貴 邊育紅
頁數:36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2756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對中西匯通學派的主要學術成就及其影響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梳理。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分為三章,介紹了中西匯通學派形成的背景、發展的源流,概述其學術成就及其對中醫學術發展的影響;中篇主要選擇晚清至當代11位中西匯通學派代表醫家,以燕趙名醫為主,輻射全國,重點介紹醫家生平著述、學術思想、醫論醫案、對後世醫學影響和現代研究;下篇分為五章,前三章從理論探討、實驗研究和臨床運用三方面詳細闡述了京津冀中西匯通學派學術思想,后兩章簡要綜述了基於匯通學派而發展起來的京津冀當代中西醫結合和中醫藥現代化的重大成果。

目錄

上篇 總論
第一章 中西匯通學派產生的背景及源流史略
一、中西匯通學派產生的背景
二、中西匯通學派的歷史源流
第二章 中西匯通學派的學術成就
一、傳承經典,名醫輩出
二、匯通中西,變革出新
三、興辦院校,醫教協同
第三章 中西匯通學派對中醫學術發展的影響
一、反思傳統經典
二、汲取中西之長
三、臨證聯合應用
四、構建新中西醫學
中篇 中西匯通學派主要醫家
第一章 王清任
一、生平
二、著述
三、學術思想
四、醫論、制方、臨證
五、對後世影響及現代應用
第二章 陳定泰陳珍閣
一、生平
二、著述
三、學術思想
四、醫論、制方、醫案
五、對後世影響及現代應用
第三章 朱沛文
一、生平
二、著述
三、學術思想
四、醫論
五、對後世影響及現代應用
第四章 唐宗海
一、生平
二、著述
三、學術思想
四、醫論、制方
第五章 張錫純
一、生平
二、著述
三、學術思想
四、醫論、制方、醫案、用藥
五、對後世影響及現代應用
第六章 張壽頤
一、生平
二、著述
三、學術思想
四、醫論、制方、醫案
五、對後世影響及現代應用
第七章 惲鐵樵
一、生平
二、著述
三、學術思想
四、醫論、制方、醫案
五、對後世影響及現代應用
第八章 陸淵雷
一、生平
二、著述
三、學術思想
四、醫論、制方、醫案
五、對後世影響及現代應用
第九章 丁甘仁
一、生平
二、著述
三、學術思想
四、醫論、制方、醫案
五、對後世影響及現代應用
第十章 施今墨
一、生平
二、著述
三、學術思想
四、醫論、制方、醫案
五、對後世影響及現代應用
第十一章 孔伯華
一、生平
二、著述
三、學術思想
四、醫論、制方、醫案
五、對後世影響及現代應用
下篇 中西匯通學派的研究與運用
第一章 理論探討
一、血瘀理論的新發展
二、張錫純「大氣」理論探討
三、張錫純「脾陰」理論探討
四、中西匯通醫家的《傷寒論》研究
五、腎臟象理論探討
六、中風治法理論探討
七、病證結合及證候客觀化
第二章 實驗研究
一、血瘀證實驗研究
二、張錫純用藥組方的現代研究
三、腎臟象的實驗研究進展
第三章 臨床運用
一、氣血理論的臨床應用
二、「大氣」理論的臨床應用
三、「脾陰」理論的應用研究
四、腎藏精研究的臨床應用
第四章 中西匯通與中西醫結合
一、中西醫結合的理論探索與臨床研究創新
二、中西醫結合治療重大疑難疾病的成功經驗
三、京津冀中西醫結合醫學發展展望
第五章 中西匯通與中醫藥現代化
一、中藥現代化
二、中醫現代化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