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喪葬文化研究 顧春軍 978730607769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山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20
商品編號: 978730607769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古代喪葬文化研究
ISBN:9787306077691
出版社:中山大學
著編譯者:顧春軍
叢書名:珠海社科學者文庫
頁數:22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2736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為珠海社科學者文庫之一,選取了中國古代喪葬史上出現的一些重要喪俗為研究對象,研究了這些喪俗的起源及演變情況。作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這些喪葬禮俗的產生,適應了當時的社會環境;隨著時代發展,這些禮俗不斷完善併發生改變,以適應不同的社會環境。任何一種喪俗,對於維護當時的世道人心都產生過建設性的價值及作用。探求這些喪俗的發生及演變,就能以更為公正的態度看待當下的喪葬習俗,進而採擷其中合理的部分,為當下社會所用,為守護人倫提供借鑒,為國家的安定團結提供智力基礎。

作者簡介

顧春軍,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文學博士,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出站博士后。論文曾在《民俗研究》、《文化遺產》、《民族藝術》、《民族藝術研究》、《中原文物》、《文藝評論》、《古籍研究》、《宗教與意識形態研究》(羅馬尼亞英文刊物)等學術期刊發表。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冥婚流變考論
第一節 冥婚起源於殉葬
第二節 冥婚名稱的流變
第三節 冥婚與儒家禮儀的衝突
第四節 冥婚在唐代漸成流俗
第五節 火葬對冥婚的影響
第六節 冥婚在明清時期的「復活」
第七節 在凶禮和嘉禮之間徘徊的冥婚
第八節 冥婚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第二章 駁北魏「魂人」說兼談相關問題
第一節 趙翼的句讀錯誤是「魂人」之說出現的源頭
第二節 《魏書》《北史》的點校者沒有盲從趙翼的觀點
第三節 「屍祭」之禮證明「魂人」並不存在
第四節 當代研究者不加辨析的錯誤例證
第五節 對高允《諫文成帝不厘改風俗》的探討
第六節 文獻閱讀、邏輯思辨、人類文化學視野下的民俗史研究
第三章 紙錢流變考論
第一節 對「紙錢起源於西漢的瘞錢」之說的辨正
第二節 紙錢起源於南北朝
第三節 紙錢與鬼文化、巫文化
第四節 紙錢與宗教的關係
第五節 紙錢與儒家禮教的離合
第六節 紙錢與貨幣的關係
第四章 輓歌源流考論
第一節 西漢——喪樂開始出現
第二節 東漢到魏晉——輓歌的產生與盛行
第三節 由興盛到消歇——皇權制度下的輓歌
第四節 民間輓歌——由喪樂到喪戲
第五節 輓歌——習俗與禮制的衝突
第六節 輓歌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第五章 墓誌源流考論
第一節 墓誌起源考
第二節 佛教與墓誌
第三節 潤筆與墓誌
第四節 士風轉變與墓誌書寫
第五節 墓誌文體流變
第六節 墓誌與其他陰間文書的辨析
第七節 墓誌的文史價值
第六章 發冢考
第一節 儒家文化主導下的厚葬
第二節 發冢原因探析
第三節 預防發冢的措施
第四節 禮禁未然,法懲已然
附錄 再論「生活就是民俗」
第一節 民間生活是民俗的源頭活水
第二節 風俗的「雅陋」之辨決定於時代變遷
第三節 生產生活方式決定民俗的興衰
第四節 官方在新民俗發育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