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考古學強調地下出土資料的完整性,把古代藝術品看作共存關係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反對過去那種只重孤立的藝術品而捨棄一般遺物的錯誤做法。本書在收集資料和研究中即是按照這一原則行事,力求將畫像銅器放在完整的墓葬環境中探索。畫像銅器的出土環境、所屬階層以及所在墓葬與周圍墓葬遺存的關係都將成為考察畫像銅器的重要信息。 本書對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主要的創新點有以下幾項。第一,從分區入手建立起一個客觀體系,便於讀者把握這類文物具有的共同特徵,並了解它們的地區差異性。第二,在紋飾研究方面:筆者從美術史注重「觀看」的思考角度著手,提出了畫像銅器的觀看和觀者身份問題,探討它們對於擁有者來說意味著什麼,並以此為基礎提出重新思考畫像銅器的性質的必要性,指出此類器物性質的多重性。除此之外,作者還探討了畫像布局與器形、製作工藝的關係。書中的表格,直觀明了,也值得一提。 總之,本書注重收集整理材料,並展現出了新的角度、新的方法支撐下的研究成果,是目前對東周畫像銅器進行得較為深入和全面的一次研究。作者簡介
武紅麗,2008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現為魯迅美術學院講師。主要從事美術考古、美術史研究。曾發表多篇論文,出版《中國美術史》(合著)等著作。目錄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