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張江華先生曾多次進藏就各地的封建農奴制社會形態進行廣泛的田野調查,熟悉有關西藏封建農奴制社會的藏漢文歷史文獻、檔案等。本書基於作者多年的研究積累,對西藏封建農奴社會的萌芽、形成、發展和衰亡的演變過程進行了深入闡釋和解析,從7世紀西藏封建農奴社會的萌芽,一直寫到20世紀前期的西藏社會,時間歷史跨度達千年之久,使我們對封建農奴制度作為突破奴隸制的革命性成果到近現代成為約束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的歷史有了全面的認識。 作者對元朝以來中央王朝對西藏的治理政策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西藏封建農奴社會制度及其特徵,既是西藏自身發展的必然,也是中央王朝不斷塑造的結果,西藏社會的「獨特性」是置於中國封建社會的「統一性」之下的,這是過去學界很少關注的視角。他在充分發掘各類土地文書、歷史檔案等資料的基礎上,深入剖析了作為封建農奴制社會基礎的莊園經濟,詳細分析了土地的分配、莊園的形成、谿卡的管理、政府租稅以及各階層生存狀況,深刻揭示了西藏封建農奴制社會尖銳的階級壓迫和走向滅亡的歷史必然性,從莊園經濟運行發現其內在的難以克服的矛盾,揭示了封建農奴制必然衰亡的歷史宿命。 本書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是中國藏學界有關西藏封建農奴制社會研究的最新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作者簡介
張江華,1941年生於四川甘孜,藏族。1964年畢業於西南民族學院,同年考入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民族研究所攻讀碩士研究生,因故肄業留所工作。長期從事藏學兼影視人類學研究,研究員。主編、獨著或合著有關藏族的著作、論文多部(篇)。主編《門巴族封建農奴社會》《影視人類學概論》。論文《輯藏安邊的綱領——乾隆御制喇嘛說碑文讀後》一文,先收入《清代以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治理與活佛轉世制度史料彙集》,再選入北京市民族古籍書目《乾隆御筆喇嘛說》一書。《從國際人權文書看西藏廢除農奴制度的正義性和合理性》,獲首屆中國藏學研究珠峰獎。此外,《西藏封建農奴社會形態》(參与)、《西藏人權研究》(合著)和《西藏紀游》(合作,古籍整理),均獲得不同級別獎項。參与中國社會科學院系統的影視人類學學科建設,主持或合作拍攝了藏族等民族的人類學影片20多部(集)。目錄
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