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2007—2018年的土地微觀交易數據為基礎,分析了中國285個城市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和工業用地的價格差異,並以此為基礎測度了各地區土地資源錯配程度。基於統計分析和理論模型對土地資源錯配產生的生態環境和資源錯配影響進行評估,並對土地資源錯配產生的原因進行討論,從市場手段和行政手段兩方面評估現有糾偏機制的作用。從土地要素市場化改革的視角出發,構建了土地資源錯配影響環境污染的理論模型,並提出了新的非徑向鬆弛變數方向性距離函數求解方法,在理論和方法上具有創新性。為評估土地資源錯配的環境和經濟損失、推動土地要素市場化改革以及糾正要素市場扭曲提供了完整的框架體系。 本書適合自然資源管理等相關領域研究人員學習,也可以作為政策部門制定自然資源管理政策的參考。作者簡介
杜俊濤,男,1991年生,經濟學博士,現為安徽財經大學統計與應用數學學院講師。全國工業統計學教學研究會民族統計學與數據科學協會理事,中國商業統計學會會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經濟統計、資源環境統計等。近年來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身份在《財經研究》和Renewable Energy、Energy Economics等期刊發表論文多篇。目錄
第一章 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