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公平正義觀的理論歷史與實踐 徐琛 978720118848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天津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66
商品編號: 978720118848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社會公平正義觀的理論歷史與實踐
ISBN:9787201188485
出版社:天津人民
著編譯者:徐琛
頁數:32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2596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運用史論結合的方式,把社會公平正義與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史緊密結合起來,將社會公平正義置於歷史場域中,具體地討論社會公平正義的價值導向作用、形態表徵、制約因素和實踐效果,使得社會公平正義不再是凌空蹈虛的道德議論,而是具有縱深和厚重歷史感的理論思維和實踐活動。本書從社會公平正義的角度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歷史和實踐三重邏輯上的充分證明,回應了長久以來對中國能否或者應不應該走社會主義、中國走的是不是社會主義道路的疑問。

作者簡介

徐琛,江西上饒人,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社會主義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專業,博士,現為天津市委黨校黨建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黨建理論,曾出版專著《社會公正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目錄

第一章 社會公正之綜述篇
一、西方社會公正思想的演變及主要派別和代表人物的觀點評析
(一)西方社會公正思想的發展演變
(二)主要派別和代表人物的觀點
二、馬克思社會公正思想的研究範式、公正原則及特徵
(一)馬克思學說中是否存在正義理論
(二)馬克思公正思想的分析範式
(三)馬克思的正義原則
(四)馬克思正義思想的特徵特質
三、中國傳統思想中的公正觀點及中西方公正思想的異同
(一)中國傳統思想中的公正觀點
(二)中國傳統公正思想與西方公正思想的異同
四、中國共產黨公正思想的發展理路和現實社會公正問題探究
(一)中國共產黨社會公正思想的發展理路
(二)以領導人為題名的社會公正思想
(三)當前人民群眾最關注的社會公正問題
五、國內社會公正研究總體述評
第二章 社會公正之本體篇
一、社會公正的首要問題:誰之公正
二、社會公正的核心問題:何為公正
(一)公平正義——難以說清
(二)公平正義——必須說清
(三)公正的經典定義
(四)現代社會的公正原則
三、社會公正的現實問題:如何公正
(一)國家
(二)政黨
(三)社會制度
四、社會公正的困境
(一)公正的實然性與應然性
(二)個人與集體
(三)形式公正與實質公正
第三章 社會主義之緣起篇
一、近代中國的特殊發展形態是中國社會主義道路之「勢」
(一)近代中國的開端
(二)近代中國的社會結構
(三)近代中國的不公正局面
(四)近代中國的多種可能性選擇
二、舊式革命道路的終結
(一)封建官僚內部的自救運動
(二)舊式農民起義革命道路的終結
三、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前後跟進中的比較和選擇
(一)改制變政成為救亡圖存的最強音
(二)對資本主義的失望和懷疑引來了社會主義思想
(三)社會主義以公正的面貌在眾多思潮中突圍而出
四、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及立足
(一)以俄為師——中國救亡之路山窮水盡之下的選擇
(二)借勢上揚——馬克思主義成為社會主義思想中的熱門
(三)分道揚鑣——馬克思列寧主義與各種社會主義流派劃清界限
(四)勞農問題——正式成為社會變革的主題
五、中國共產黨登上政治舞台,使得社會主義從可能變成必然
(一)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結果
(二)運用正反兩方面的實例喚醒民眾、引導民眾、組織民眾,為解放自己而奮鬥
(三)以清正廉潔的政治品格、緊密聯繫群眾的優良作風為社會主義代言
第四章 社會主義之實踐篇
一、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面臨的難題
(一)社會主義制度承載的理想性與現實性之間的差距
(二)社會主義理論與中國現實國情的差距
(三)中國共產黨的建設與社會主義全面建設要求之間的差距
(四)國家的獨立自主和世界環境的重大影響之間的矛盾
二、社會主義、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關係
(一)社會主義能否在落後的國家建成
(二)如何判定落後的國家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三)社會主義制度下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存不存在矛盾
三、社會主義制度初試驗
(一)發展生產力的定位
(二)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發展速度
(三)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平衡
(四)國家、集體和個人的關係
(五)國家主權與對外關係
(六)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經驗總結
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再探索
(一)社會主義建設情境的變化
(二)什麼是社會主義——否定基礎上的社會主義再認識
(三)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實踐的突破性探索
(四)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探索社會公平正義的精神特質
結束語
一、客觀地看待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長期處於比較競爭的必然性
二、坦率承認社會主義中國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差距
三、堅定社會主義最終會戰勝資本主義的必勝信念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