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傳統與現代-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新論 田毅鵬 978756929013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吉林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47
商品編號: 978756929013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07*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傳統與現代-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新論
ISBN:9787569290134
出版社:吉林大學
著編譯者:田毅鵬
叢書名:學術經典文庫
頁數:26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2594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試圖將城鄉基層社會治理納入一個統一的體系和框架之下加以界定,打破了城鄉分途的傳統論證模式,努力在更為廣闊的範圍內,對城鄉基層治理的相關理論及其問題展開一個全新的敘述。 在面對「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宏大主題時,本書選擇了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傳統與現代」這一富有特色的研究視角切入,認為理解當下中國社會的基層社會治理,必須首先將作為時間變數的「傳統」納入研究分析視野,追溯現代中國社會體制的起源、形成、發展、轉換及其走向衰落的長時段進程,以把握體制變革的歷史前提和現實基礎。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形成及變遷」,下篇為「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主要集中關注以下三個問題:其一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基本理論問題;其二是基層社會治理的相關政策研究;其三是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創新模式的研究。本書期望通過上述三個方面的研究,對中國當下正在展開的基層社會治理的難點和關鍵問題做出初步的研究和判斷。

目錄

上篇: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形成及變遷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人早期的中國社會論
一、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對中國社會的理解認識
(一)中國共產黨人早期中國社會觀產生的歷史背景
(二)認識中國社會的方法
(三)對中國社會結構及其特質的認識
(四)對中國基層社會問題的研究
(五)關於中國社會改造方案的探索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的中國社會論
(一)舊中國社會基本特徵的分析
(二)以階級分析方法透視基層社會
(三)基層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
(四)基層社會動員探索
第二章 新中國成立初期基層社會管理體系的構建
一、新中國成立初期基層社會管理體系建立的歷史背景
(一)近代中國社會總體性危機的發生
(二)思想界對中國傳統社會散漫性的批判
(三)「單位社會」形成的標誌
二、「單位社會」基層社會管理運行體系的建立
(一)縱向管理體系:單位制與街居制
(二)橫向聯結體系:跨單位組織
三、「單位社會」基層社會管理運行體系評價
(一)單位制與基層社會秩序的實現
(二)街居制在基層社會管理體系中的補充作用
第三章 單位制變遷與城市社區建設的勃興
一、單位共同體的特質及其變遷
(一)單位共同體社會管理傳統的形成
(二)單位制度變遷及其挑戰
二、單位制度變遷與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構建
(一)結束「企業辦社會」,形成地域社會新體系
(二)企業與政府、社會關係的調適
(三)「單位一社區」文化間的互動與轉換
三、「單位一社區」轉型探索的意義
(一)社區發展與新公共性構建
(二)單位制變革與社會體制改革創新
第四章 「后單位社會」基層治理的模式實踐及其局限克服
一、所謂「后單位社會」
(一)「后單位社會」的基本內涵
(二)后單位時期社會運行機制的特點
(三)社會治理推進過程中的「共建共治共享」
二、基層社會治理的模式實踐與探索
(一)強調政府主導的「上海模式」
(二)強調社區自治的「瀋陽模式」
(三)基層社會治理的其他創新模式
三、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實踐的局限及克服
(一)單位社區轉型改造的困境及克服
(二)社區的行政化與「去行政化」
(三)網格化管理的「單一性」與「複合性」
第五章 城鄉「社會樣態」變遷與基層治理轉型
一、快速城鎮化背景下中國社會的劇烈變遷
二、城鄉社會變遷中「社會樣態」的類型及特徵
(一)都市「過密社會」
(二)城鄉接合部的「碎片化社會」
(三)鄉村「過疏社會」
三、城鄉社會樣態變遷與治理轉型
(一)社會治理經驗模式的分類推進
(二)超越問題取向,直面新的社會治理難題
(三)加強城鄉社會基礎秩序建設
下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第六章 城市「網格化模式」與基層治理能力的提升
一、從「蜂窩」到「網格」:網格治理髮生的背景
(一)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城市管理的基本傳統
(二)單位制消解與社會治理模式的轉變
二、城市管理網格化模式的起源、發展及其特徵
(一)城市管理網格化模式的起源與發展
(二)城市管理網格化模式的特徵
(三)網格化模式誕生之初學界的批評質疑
三、網格化管理的形態轉換與基層治理升級
(一)學界對網格化管理的爭鳴
(二)網格化管理形態轉換的演進軌跡
(三)網格化管理的形態轉換與基層治理升級
第七章 基層技術治理的結構與行動
一、基層技術治理的興起及其展開
(一)技術元素對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嵌入
(二)基層技術治理中的行動者
二、城市公共服務「一門式」改革與治理能力提升
(一)「一門式」改革興起的背景
(二)「一門式」改革中的街居關係及衍生問題
三、問題對策與反思
(一)基層體制改革的複雜性
(二)社區事權與治權的複雜關聯
(三)行政權與自治組織間的良性互動
第八章 城鄉社區協商與基層服務能力的提升
一、城鄉社區協商的勃興及其障礙克服
(一)作為基層社會治理技術的「城鄉社區協商」
(二)城鄉社區協商實施過程中之障礙及克服
(三)社會原子化對基層協商的影響
(四)城鄉社區協商的問題回應
二、社區服務能力提升之困及其社會求解
(一)社區服務社會性的缺失
(二)社區服務社會性構建的基本途徑
(三)找回社區服務社會性應處理好的基本關係
三、農村社區治理和服務能力現代化的新取向
(一)問題背景及中心任務
(二)農村社區治理服務能力提升的難點和關鍵
(三)農村社區治理能力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