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礎上,構建了長江水環境監測網路運行體系;將原有的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和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合併優化調整,形成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三水統籌」的長江水環境質量監測網路。建立自動監測與手工監測相結合的監測網路運行機制,規範了監測網路管理制度、監測技術、質量控制和數據審核等關鍵環節,涉及監測網路的「人、機、料、法、環」各要素。建立了覆蓋樣品採集、樣品保存、樣品運輸、實驗室分析、質量控制、數據傳輸和數據審核等全流程的技術規範和運行模式。以總磷前處理方式自動監測與手工監測相匹配和同一斷面自動監測與手工監測數據融合成同一代表值等關鍵技術為突破口,實現自動監測與手工監測技術和監測數據的科學融合。監測數據主要用於水環境質量的考核評價,為實現以考核水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目標,建立了相應的考核評價體系,主要包括評價方法、預警方法、考核方法和排名方法,對評價指標、統計方法、結果表徵、預警方法、考核賦分、排名計算等方面進行規範。為長江水環境監測網路運行體系的規範化運行提供技術層面和管理制度上的重要支撐。 本書編者將長江水環境監測網路運行體系構建的相關實踐進行總結並編著成書,供從事地表水環境監測評價、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管理和技術人員,以及環境監測和環境科學專業的研究人員參考。目錄
第1章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