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共有9章,全書按照背景介紹、國內外進展綜述、研究對象分析、關鍵技術分解、案例研究、研究成果簡介的結構撰寫。第l章為研究背景,主要介紹研究項目來源,研究總體思路框架以及創新點。第2章為國內外基於水質目標的排放標準研究體系綜述,重點對國內外基於水質目標的排放標準制定技術方法、過程開展綜述,並對京津冀流域排放標準發布情況進行了分析。第3章為國內外排污許可制度實施情況研究綜述,重點介紹國外排污許可制度實施情況以及國內排污許可制度改革情況,指出目前實施的排污許可還需要與水質改善目標進一步銜接。第4章為京津冀區域排放現狀分析,綜合環境統計、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等各種來源數據,對京津冀區域的水質狀況、污染排放情況進行了系統分析。第5章~第7章分別為本研究的3個技術關鍵,即基於水質的排放標準制定技術方法研究、斷面水質-流域排放標準-排放單位排放響應關係研究以及基於水質目標的排污許可制定技術方法及管理制度,系統地介紹了關鍵技術的總體思路、技術流程、推薦方法及實施建議等內容。第8章為京津冀區域案例研究,針對前3章提出的技術方法,以北京清河、河北泃河流域匯水單元為對象開展了技術實踐,驗證了本書提出的思路方法的可行性,並給出了具體實施的政策建議。第9章為標準編製要點研究,根據本書研究內容,以課題組名義編製了《基於水質目標的流域排放標準限值制定技術指南(試行)》及《基於流域排放標準的排污許可限值制定技術指南》兩項環境科學學會團體標準,該章便說明了從研究成果到團體標準之間的轉化、取捨及技術路線實現過程。此外,本書還有兩個附錄,為兩項團體標準正文,可供需要編製基於水質的流域排放標準或排污許可的技術人員及基層管理人員參考。目錄
1 研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