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協作與治理-政府、企業與公民 孫小逸 978720818160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04
商品編號: 978720818160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環境協作與治理-政府、企業與公民
ISBN:9787208181601
出版社:上海人民
著編譯者:孫小逸
叢書名:復旦公共行政評論
頁數:39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2566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輯旨在對新時代下中國環境協作治理實踐進行經驗總結與理論探討。本輯包括四個部分,分別是環境政策制定與執行、環境治理機制與成效、環境規制與企業行為,以及公眾環境參与意識與行為。專題一探討環境政策制定與執行過程。專題二探討環境治理機制及其成效。專題三考察環境規制對企業行為的影響。專題四考察公眾環境參与意識與行為。

目錄

編前語
國家發展綠色轉型中環境協作治理探索
專題一 環境政策制定與執行
地方政府問政策學習網路:行為、結構及影響因素——基於2011—2017年省級生態環境部門考察交流的分析
氣候倡議聯盟、政策學習與中國地方氣候政策變化(2007—2019)
地區人士與政府官員的角力:官僚組織和地區要求對興建厭惡性設施的影響
中國環境治理的「三重」邏輯
專題二 環境治理機制與成效
地方政府執行高衝突性政策的困境與路徑——基於J省A縣秸稈禁燒政策執行的分析
行為改變理論為城市社區垃圾管理提供新視角——以伯明翰居民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助推為例
知識產權戰略何以產生環境治理效應——來自示範城市政策的實證證據
專題三 環境規制與企業行為
中國碳交易市場的減排效果:基於合成控製法的實證分析
環保督察對企業自願性環境信息披露的影響研究——基於醫藥製造業的實證分析
隱秘的角落:農村污染企業如何隱匿於鄉村社會?——山東省金村個案研究
專題四 公眾環境參与意識與行為
互聯網使用與環境關心——基於CGSS(2010)的多層次分析
環保組織、環境信息公開與環境治理
激勵措施對生活垃圾分類意願及行為影響——以廣州市為例
城市居民垃圾分類處置偏好的階層差異研究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