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地質學基礎(第二版)》(楊坤光等,2019)的配套實習教材。「地質學基礎」是具有一定地質學知識的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各類專業本科生在大學學習期間接觸的最重要的地質學課程之一,是幫助學生掌握地質知識、培養地質思維的關鍵課程。 本教材主要滿足室內實習教學需要,包括常見礦物標本、岩石標本、古生物化石標本的觀察與描述,地層的劃分與對比,地質圖件的閱讀與編繪等內容。修編不再限於某一教學大綱,而是根據《地質學基礎》(第二版)的修編情況補充完善了實習內容,增加了「礦物的形態」「礦物的物理性質」以及「綜合讀圖分析」等內容,對礦物、岩石等標本觀察描述部分內容進行了調整,教師可以根據不同教學需求選擇使用。 本書適用於地球物理、油藏工程、岩土工程、環境工程、地理科學等專業。本書包括21次實習。實習一至實習七為礦物標本的觀察與描述,由於自然元素標本和鹵化物標本較少,編者將自然元素與硫化物合併,鹵化物與氧化物合併;實習八至實習十四為岩石標本的觀察與描述,由於超基性岩-基性岩標本和脈岩標本較少,編者將二者合併成一次實習;實習十五為古生物化石觀賞;實習十六為地層的劃分與對比;實習十七至實習二十一的主要內容是認識地形地質圖,閱讀常見的地質圖件,並繪製地質剖面圖等圖件。 書後附有多種地質圖件和參考資料。「教學參考資料」(背景知識)使用小號字體附在相應章節之後,供學生參考使用。目錄
實習一 礦物的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