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虐貓狂人」薛定諤經典科普作品首本漢英對照版。 中國科學院院士、基因組學家楊煥明擔綱翻譯。 從「量子躍遷」到「基因突變」——你的跨學科融合思考指導書。 「生命是什麼?」演講發表已經80年,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薛定諤的想法未必全然正確,但是讀者可以循著名家的步伐,學習如何跨學科思考,挖掘思維潛力,問題的解法從來不止一種。 生命以「負熵」為食 ——薛定諤已為你找到不自律的解法 事物自然地朝著混亂無序的方向進展,並最後達到惰性狀態,即「最大熵」,想要避免這種狀態,一種簡單的方式就是「吃進負熵」,即「吃進有序」。內容簡介
諾貝爾獎獲得者埃爾溫·薛定諤的《生命是什麼?》是20世紀的偉大科學經典之一。 它是為門外漢寫的通俗作品,然而事實證明它已成為分子生物學的奠基之作,諾貝爾獎獲得者沃森和克里克曾聲稱他倆發現DNA雙螺旋結構深受薛定諤這本書的影響。 本書源於薛定諤1943年在都柏林聖三一學院所做的系列報告,在演講中,他嘗試用物理學和化學來解釋在一個生命體的空間界面上發生的時(間)空(間)事件,嘗試用量子力學來解釋生物學,將為讀者奉上一場跨學科思考盛宴。作者簡介
埃爾溫·薛定諤(1887-1961),奧地利物理學家。20世紀的前30年中物理學經歷了一次大革命,解決了微觀運動的基本規律問題。薛定諤就生活在這個時代,1926年他提出了波動力學,是量子力學的標準形式之一。薛定諤因此而獲得諾貝爾獎。後來他的興趣轉向生命科學,1943年寫的《生命是什麼》,為分子生物學的誕生作了概念上的準備。目錄
中英文對照版序(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