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以慶曆新政為背景,深耕歷史細處,撥開北宋興衰轉折之迷霧,再現士人精神湮沒的輝煌; 夏堅勇「宋史三部曲」第二部,繼《湮沒的輝煌》《紹興十二年》之後的長篇歷史散文代表作; 全景呈現: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宮廷市井;群像描摹:范仲淹/歐陽修/蘇舜欽/滕子京。重現宦海浮沉的波詭雲譎,深入世態百相的細密幽微;筆觸細膩,紋理清晰,堪比文字版《清明上河圖》; 千古經典《岳陽樓記》續寫而來的長篇力作,以豐厚史料撰文,以密實故事入筆:著眼北宋王朝中期內憂外患的朝政局勢,著重描寫在國勢漸衰、機構冗雜態勢下「雞毛蒜皮」式的人情世故,老成持重、富有政治經驗的肱股之臣與奸佞自私、欺上瞞下只為中飽私囊的油滑之徒此消彼長,共同構成北宋典型的政治生態圖景。既呈示細密精微的人情洞察,又有對於天下大勢縱橫捭闔的宏觀把握,使讀者那個時代的肌理與溫度。 口碑甚佳,斬獲多種大獎:榮獲第二屆「孫犁散文獎」雙年獎、《揚子江評論》年度散文類第一名、首屆東吳文學獎·散文獎、首屆太湖文學獎,《晶報·深港書評》「年度十大好書」年中榜、閱讀之城年度「請讀書目」內容簡介
「慶曆四年春」,這是范仲淹千古經典《岳陽樓記》起首句所定格的不朽時間。宋仁宗慶曆四年,這段貌似短暫的時間軸上,范仲淹、歐陽修、蘇舜欽、滕子京凝聚了多少載入史冊的故事與文採風流的人物?夏堅勇由春入秋,從今論古,以古觀今,小說筆法,微言大義,在歷史的褶皺中縱橫開闔,挖掘出豐饒的人文意義。 《慶曆四年秋》為夏堅勇「宋史三部曲」的第二部。一次小小的酬神聚餐,引發了朝局的軒然大波,背景是北宋中期的慶曆新政。作品展示了從北宋宮廷到市井百姓廣闊的生活面,政治社會、軍事外交,朝政百態錯綜複雜;變革權爭、陰謀人禍,暗潮洶湧驚心動魄。一波三折的朝廷新政被置於日常性的生活描畫之中,既有細密精微的人情洞察,曠達清遠士人精神的張揚,又有對於天下大勢縱橫捭闔的宏觀把握,讀來令人深思。作者簡介
夏堅勇,作家、劇作家,代表作品:系列文化散文《湮沒的輝煌》、長篇散文《大運河傳》及《紹興十二年》、話劇《金粉殘陽》等。曾獲莊重文文學獎、紫金山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及魯迅文學獎。目錄
第一章 將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