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 (第26輯) 9787301339824 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北京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09
商品編號: 978730133982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 (第26輯)
ISBN:9787301339824
出版社:北京大學
著編譯者: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
頁數:37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2402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讀者對象:該領域研究人員

內容簡介
本書為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老師、博士研究生,以及海內外相關領域研究者的論文集。內容涉及古文獻學理論研究、傳世文獻整理與研究、古文字與出土文獻研究、海外漢籍與漢學研究等中國古文獻研究等相關領域。全書根據經、史、子、集分為四個部分,在目錄中以空行體現。論文或為相關領域某個專門問題的最新研究,或為中國古代著名學者的生平、交遊考,或為海外漢學的交流探討。 本期論文觀點新穎,內容詳實。 經學部分如張億《李富孫的〈周易〉研究》,剖析清代考據學者李富孫三種易學著作,考索李富孫學易經歷、易學觀點、路徑、學術貢獻等,評價其在清代易學史上的地位。李洪財《漢簡草字中的同形不別現象舉例》,歸納漢簡草字中的同形相混現象,總結出二十八例,為漢簡文字的研讀與整理提供重要參考。 史學部分如李駁紊《遮蔽下的雅禮:〈四庫全書總目〉著錄書帕本新論》,分析考釋《四庫》所著錄之23種明代書帕本的內容、版刻等特點,討論館臣著錄和評判書帕本的標準及得失,糾正館臣輕視明人刻書、評判偏頗之處,指出書帕本有其重要的社會文化價值。黃威、羅雙《魚尾圖解》,基於古籍實物,用充分的實證,描述魚尾的特徵、類別,考索魚尾的起源、演變,揭示了魚尾的功用。 子部部分如李賀《王逸〈正部論〉考辨》,參考各種輯本,檢索著書徵引,輯補考證王逸佚書《正部論》,為以後輯補王逸佚書和研究王逸人物思想提供了基礎文獻詹嘉玲《〈維摩詰所說大乘經〉入「龍藏」始末新考》,考索《乾隆大藏經》中鳩摩羅什譯本《維摩詰經》被乾隆帝敕命章嘉呼圖克圖據藏譯本刪改修訂羅什本所成之《維摩詰所說大乘經》替換的來龍去脈,釐清了兩者的關係,糾正了前人的一些看法。 集部部分如張鶴天《李昴英集版本考》,考索南宋李昴英詩文集《文溪存稿》今存明清諸本的版本形態、承續關係,內容卷次分合、具體字句等,認為現存版本以崇禎本為善,為以後重新整理該本提供了參考。廖可斌《陸深文集版本略考》,梳理明代文學家陸深諸種詩文集現存版本,考辨現存陸深文集各修補刻本之間的差別,分析其原因,是研究明清刻書史的典型材料。 文獻學部分如漆永祥《〈燕行錄〉諸家釋解漢語字詞例析(續)》,選擇《燕行錄》中50組字詞進行對比研究,為研究者瞭解當時中、朝兩國慣用字詞、名物典制提供了基礎材料,並可補足各類詞典之不足。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