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1 通過諸多真實案例提煉經驗,詳細解讀企業必須掌握的隱患排查方式方法、流程規範。
2 案例典型,直擊痛點、重點,使讀者產生思想共鳴,讓安全意識覺醒,與安全深度對話。
3 全面涵蓋企業生產安全風險情境,旨在讓員工面對安全生產問題時應對自如。
4 入選全國億萬職工安全普及教育活動書目和全國工會系統「安全月」「安康杯」書目。
內容簡介
企業安全工作先於一切、高於一切、壓倒一切、影響一切。本書先進的安全預防觀念和安全管理智慧,從實際中洞見問題,通過扣動心弦的案例,還原真實的工作場景,精準剖析企業生產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及隱患,顛覆傳統認知、糾正錯誤認知,讓讀者站在「企業安全第一」的高峰俯瞰安全風險的邊界和發展邏輯,從而切實有效解決問題。
作者簡介
戴世強
吉林省工會幹部學校教務處主任,吉林省勞動模範協會副秘書長。致力於企業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勞動精神和企業民主管理、職工經濟技術創新、企業安全生產等方面的研究多年。曾出版工會、生產安全等方面輔導教材多部,發表研究性文章數十篇。
目錄
第一章 強化安全風險管控,築牢安全風險意識
1 意識先行,牢固樹立安全觀
2 了解事故特徵,把風險降到最低
3 安不可忘危,安全生產要「強監管」
4 克服僥倖心理,消除麻痹大意
5 重視在先,預防在前
第二章 落實安全責任,嚴守安全底線
1 強化責任意識,築起安全「防波堤」
2 把責任擔在身上,把安全放在心上
3 履責無借口,安全有保障
4 盡職盡責,讓事故無處藏身
5 提升風險辨識力,讓安全責任落地
6 安全至上,當好「第一責任人」
第三章 制定安全制度,掃除安全隱患
1 有制度,安全管理才有章法
2 操作有規程,安全工作有保障
3 遵守崗位責任制,人人都是「安全員」
4 加強安全監管,堵住事故之門
5 實行「問責制」,為安全保駕護航
6 制度重在執行,安全不是口號
第四章 深入現場,確保安全「零事故」
1 拒絕小疏忽,避免大災難
2 重視細枝末節,保證現場安全
3 做好台賬管理,嚴防弄虛作假
4 謹守交接班制度,保障安全無盲區
5 加強巡查,不放過一個漏洞
第五章 緊盯「三違」,讓隱患無所遁形
第六章 重視隱患排查,防患勝於救險
第七章 應對有術,排險除患「五策略」
第八章 預防勝於一切,構築安全堡壘
第九章 擰緊安全發條,重視網路信息安全
精彩書摘
《企業安全風險管控與隱患排查實務》:
6S指的是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六個項目。6S管理看似簡單,但它是打造具有競爭力的企業、建設高素質員工隊伍的先進管理手段,其目標是提升企業形象、提高安全水平、提高員工素質、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業執行力和競爭力。企業推行「6S」管理的目的,是想潛移默化改變員工的行為習慣,從而達到現場管理規範化、物資擺放定置化、庫區管理整潔化、安全管理常態化,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讓安全工作從有形管理走向無形管理,促進公司各項工作目標的順利實現。
整理——將工作場所的物品區分為有必要和沒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來,其他的都消除掉。目的是騰出空間,空間活用,防止誤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場所。
整頓——把留下來的必須用的物品依規定位置擺放,並放置整齊加以標識。目的是讓工作場所一目了然,節約尋找物品的時間,消除過多的積壓物品。
清掃——將工作場所內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地方清掃乾淨,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目的是穩定品質,減少工業傷害。
清潔——將整理、整頓、清掃進行到底,並且制度化,經常保持環境處在整潔美觀的狀態。目的是創造明朗的現場環境,維持上述3S推行成果。
素養——每位成員養成良好的習慣,並遵守規則做事,培養積極主動的精神(也稱習慣性)。目的是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培養遵守規則的員工,發揚團隊精神。
安全——重視成員安全教育,每時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觀念,防患於未然。目的是建立及維護安全生產的環境,讓所有的工作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6S管理是經過歷史沉澱的、比較先進的管理方法,是由5S發展而來的。5S起源於日本,它針對企業中每位員工的日常行為方面提出要求,倡導從小事做起,力求使每位員工都養成事事「講究」的習慣,從而達到提高整體工作質量的目的,這是日式企業獨特的一種管理方法。20世紀50年代,日本5S的宣傳口號為「安全始於整理整頓,終於整理整頓」,當時只推行了前2S,其目的僅為了確保作業空間和安全,后因生產控制和品質控制的需要,而逐步提出後續3S,即「清掃、清潔、素養」,從而其應用空間及適用範圍進一步拓展。到了20世紀80年代,首本5S著作問世,對整個日本現場管理模式起到了衝擊作用,並由此掀起5S熱潮。日企將5S活動作為工廠管理的基礎,推行各種品質管理手法。我國企業在5S現場管理的基礎上,結合安全生產活動,在原來5S基礎上增加了安全要素,形成6S管理。
某機務段充分發揮了段、車間、班組三級安全員的檢查和監管職能,形成了一張「無形的網」,對每一塊區域進行檢查、分析、落實、跟蹤,層層推進,保證各類安全隱患「無所遁形」。這個機務段精心設計三級安全監督網,段級安全檢查組由段長、黨委書記帶隊,安全科、運用科安全員為主力;車間安全檢查小組是由車間主任領導,分管安全的副主任和安全專職人員具體組織,負責機車檢修、機車值乘、設備維修等工作,並負責對身邊的職工進行安全檢查。
如何在一線運輸生產中發現安全隱患?該段專職安全生產人員根據不同的工作環境和不同的季節特徵,制訂了一套周密的安全檢查方案,確保檢查的全覆蓋,晝夜不停地進行監控。根據檢查方案,段安全檢查組對20個返回點、機車進出庫、車機聯控進行抽查,對機車乘務員在中間站、道口、彎道等重要地點的鳴笛、觀察情況進行設點檢查。發現問題后,由安全部人員進行匯總,並向班組彙報,要求各車間立即進行整改。車間安全員加強日常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每天將檢查信息上報安全科。該段專職安全員每周對全段的安全信息進行總結,發現存在的共性和突出問題,並在網路上發布,要求各車間進行整改。相關車間根據問題特點制訂階段性檢查計劃,並把通報問題作為檢查重點,從源頭上解決安全隱患。
通過6S管理,可以建立企業標準化,規範行為,強化責任感,人人都能自主管理。按照6S管理方式可以創造整潔的工作環境,促進工作效率的提升。儲存明確,物歸原位,工作場所寬敞明亮,通道暢通,地上不會隨意擺放不該放置的物品。工作場所物品放置有條不紊,意外的發生也會減少,當然安全就會有保障。為了使6S管理能夠長久、高效的執行,最終成為一種制度化、規範化的現場管理,實施6S管理必須遵守以下幾點。
前言/序言
序
企業生產,重在安全。
安全是企業的生命線。企業要確保員工人身安全,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安全生產理念,要讓員工牢固樹立「人人抓安全、人人講安全、人人會安全」的意識,促使他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遵守各項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是企業的頭等大事,關乎員工生命與健康,企業的前途與命運,因此企業必須加大風險管控與隱患排查力度,不斷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做到「風險可控、隱患可查」,從根本上杜絕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在生產企業中,風險無處不在,要想有效管控風險,首先應做好預防工作。預防工作是否到位,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與員工是否能夠有效避免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防範勝於救災,責任重於泰山」,這樣的安全警示要真正印刻在企業每一名員工的內心,這樣才能促使他們在生產活動中時時留意、處處小心,不給安全留死角。
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這種意識對於提升企業和員工的安全素質至關重要。在生產中,企業與員工要攜手同心,努力排除人員、機器、原料、方法、環境的不安全狀態及潛在風險,避免因此導致的人身傷害或經濟損失。
安全風險管控與隱患排查二者緊密相連,有效管控風險,便能夠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種安全隱患;隱患排查力度越大、越細緻、越全面,安全風險就越低,管控工作就越簡單。
本書從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兩方面出發,既對企業在提升風險意識、落實安全責任、制定安全制度、加強現場管理等方面進行了闡述,又對員工在具體的生產活動中如何有效排查隱患、遵守規章制度和個人信息安全等方面做了詳細介紹,還對各類安全事故案例,做了適當分析和解讀。希望廣大讀者特別是生產企業員工可以對照自己的工作崗位,築牢安全底線,做好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