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應用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新地理經濟學等理論為基礎,採用因子分析、熵權法、固定效應、工具變數等方法,主要研究內容如下:第一,選題研究背景、產業轉移與區域協調發展理論綜述。界定了產業轉移、區域協調發展的內涵,釐清產業轉移和區域協調發展理論基礎,重點論述產業轉移影響區域協調發展的理論基礎,開展此項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對實踐的邊際貢獻,進而回答產業轉移影響區域協調發展的理論可行性與現實可能性。第二,結合當前產業轉移的實際,全面分析探討產業有序轉移面臨的SWOT,梳理我國產業轉移的發展趨勢、現狀及問題,把握產業轉移整體狀態。第三,結合新發展格局特點和區域協調發展目標體系,構建綜合指標體系對區域協調發展水平進行度量和評價,回答如何在新發展格局下更準確理解、度量區域協調發展的問題。第四,利用地級市的面板數據,使用區域協調發展指數作為被解釋變數,構建模型驗證產業轉移對區域協調發展的影響,分析產業轉移對區域協調發展影響的異質性,解釋產業轉移是否帶動了區域協調發展。第五,梳理產業轉移對區域協調發展影響的效應,利用中國經驗數據驗證產業轉移對區域協調發展的影響機制,解答產業轉移究竟通過何種途徑作用於區域協調發展的問題。第六,結合新發展格局背景,基於已有研究結論,提出產業轉移帶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政策建議,以供政策參考。作者簡介
陳凡(1990 09—),湖北監利人,寧波大學中國鄉村政策與實踐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經濟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區域發展戰略、農村發展。近5年從事產業有序轉移及其相關側面的基礎性研究,在《中國軟科學》《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雲南社會科學》((科學決策》等雜誌發表論文近20篇,CSSCI收錄5篇,作為核心成員參与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項目10餘項。目錄
第一章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