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模式的演變與發展 陳紅花 羅小根 林苑 978750207491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應急管理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2
商品編號: 978750207491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技術創新模式的演變與發展
ISBN:9787502074913
出版社:應急管理
著編譯者:陳紅花 羅小根 林苑
頁數:224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2350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對改革開放40年來的技術創新模式的研究成行了回顧,對不同時期下的技術創新模式的理論基礎及中國本土化應的實踐案行了梳理,是對中國的技術創新模式的理論研行了歸納結,這既是對圍繞技術創新模式的創新理論的發展歷程和內在邏輯的整體梳理,也是對企業技術創新實踐的原創理論的產生過程的探索,以期為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歷史發展的理論啟示和創新指導。

目錄

第一篇導論
第一章 研究背景
第一節 一現實背景
第二節 理論背景
第二章 研究意義
第一節 理論意義
第二節 實踐意義
第三章 研究內容及方法
第一節 研究內容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二篇雙元性創新模式的研究及應用
第一章 式/突破式創新模式
第一節 式/突破式創新模式概述
第二節 突破式創新模式應用案例
第二章 持續性/顛覆性創新模式
第一節 持續性/顛覆性創新模式概述
第二節 顛覆性創新模式應用案例
第三章 模仿性/原始性創新模式
第一節 模仿性/原始性創新模式概述
第二節 原始性創新模式應用案例
第四章 封閉式/開放式創新模式
第一節 封閉式/開放式創新模式概述
第二節 開放式創新模式應用案例
第三篇非雙元性創新模式的研究及應用
第一章 用戶創新模式
第一節 用戶創新模式概述
第二節 用戶創新模式應用案例
第二章 知識創新模式
第一節 知識創新模式概述
第二節 知識創新模式應用案例
第三節 協同創新模式應用案例
第四章 整合式創新研究
第一節 整合式創新模式產生的背景
第二節 整合式創新模式的相關內容
第三節 整合式創新模式應用案例
第五篇中國創新模式的理論演變及發展趨勢
第一章 技術創新模式的本土化研究
第一節 技術創新模式的本土化分析第二節 技術創新模式的本土化演變
第二章 中國創新模式的理論演變及展望
第一節 中國原創性創新模式的演變分析第二節 中國創新模式研究的趨勢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綜合國力實現歷史性跨越,”中國速度”令世人矚目。在中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通過採取不同的創新模式,中國的創新技術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如自主創新幫助中集集團在全球集裝箱行業中掌握技術的權;集助力”中國高鐵”在世界鐵路建設領域處於水平;整合式創新幫助中廣核集研發世界核電市場接受度高的第三代核電站主流機型等。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強盛,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主題正在從”創新驅動”走向”創新”,從而對技術創新模式及應具備的創新能力需求發生改變。中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目標
是:入創新型國家行列,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並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這些戰略目標的實現需要依靠且適宜的創新模式,以及綜合且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過去的40年,中國在技術創新模式及創新能力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創新領域的國際影響逐步加大,不僅拓展了國外學者提出的理論,並且提出了具有中國的原創性創新理論,如自主創新、全面創新管理以及整合創新理論等。
回顧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中國技術創新模式經歷了怎樣的演變過程?這一過程的內在發展邏輯是什麼?其發展演變的理論基礎是什麼?展望未來,中國的技術創新模式會往什麼方向發展?回答上述問題將有助於中國近期創新戰略的實現和對未來創新框架的構建。然而,學術界對改革開放以來技術創新模式的研究成果儘管較多,但大多是以單個創新模式及其相關的應用為研究內容,如突破性創新模式、用戶創新模式和開放式創新模式等研究,將不同創新模行整理歸納以及闡述其內在演變邏輯的研究文獻則較少,對中國原創的技術創新模式等理行整理、歸納結的也不多,未能很好地體現文化自信和理論自信。
基於此,本書對改革開放40年來的技術創新模式的研究成行了回顧,對不同時期下的技術創新模式的理論基礎及中國本土化應的實踐案行了梳理,是對中國的技術創新模式的理論研行了歸納結,這既是對圍繞技術創新模式的創新理論的發展歷程和內在邏輯的整體梳理,也是對企業技術創新實踐的原創理論的產生過程的探索,以期為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歷史發展的理論啟示和創新指導。
任何原創性理論的誕生,都是基於時代發展和實踐需求的提煉結和昇華。縱觀中國創新模式的演變與發展,從早期的及應用國外的模仿創新、集等模式,到如今的原創自主創新、全面創新和整合式創新等模式的提出與實踐,這其中經歷了從單一創新範式到多元範式並存,從微觀走向宏觀、從局部走向全面、從戰術走向戰略的演變歷程,彰顯了經濟快速發展大背景下中國技術創新的蓬勃發展,標誌著具有中國的多層次、多情境、多維度的創新理論體系正逐步形成,也反映出中國情境下創新政策、創新實踐和創新理論”三螺旋”式協同的特徵。在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學者應積極紮根中國創新實踐,面向全球科技前沿、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面向科技創新強國戰略目標,加快完善中國創新理論體系,為中國實現創新發展的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撐。
本書的出版要感謝高棟、尹西明的大力支持。限於作者水平,書中難免存在一些不妥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摘要
第一章 研究背景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學者積極的創新模式,拓展研究和推動本土化應用,並在此基礎上紮根中國創新實踐,提出和應用了具有中國的原創性的技術創新模式,為創新驅動中國經濟發展做出了的貢獻。在中國發展由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以及走向創新程中,中國技術創新模式歷經了不同階段的探索與發展,有效支撐了中國企業和國家創新發展。在中國社會主義新時代發展背景下,實現創新發展和科技創新強國之路,既要借鑒應用的創新理論和方法,更需要有適合中國的創新理論的支撐和。
第一節 現實背景
“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①。18年12月18日,時值的十一屆三召開40周年,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做了重要講話。他回顧了改革開放40年的光輝歷程,深入淺出結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並吹響了在新時代繼續改革開放、為實現”兩個一”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而不懈奮鬥的號角。在講話中先後次直接提及”創新”,16次直接提及”創造”,涉及理論、實踐、制度、文化、科技創新等多個方面,凸顯了創新對於改革開放的重要意義。”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既是對改革開放40年風雨征程和取得的偉大成就的莊嚴致敬,也點明瞭40年寶貴經驗的本質特徵,更是旗幟鮮明地指出了在新時代繼續全面深入改革開放的戰略思想和戰略理念。
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中國社會主入新時代,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其中,”創新是發展的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①,是對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判斷和定位。伴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快速,全球政治經濟和創新格局深度調整,國家和企業創新發展面臨的環境更加複雜多變、模糊不定入全面深化改革一步擴大開放的新階段,中國與世界經濟的深度融合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和艱巨的任務。
在中國社會主義新時代和擴大開放新階段,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的發展正在從創新驅動邁向創新,從落後追趕邁向追趕和並行,亟需從摸著石頭過河,轉向以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和自下而上的探結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必然伴隨著理論和文化的繁榮與復興,也呼喚著理論創新的持續支撐和。為實現”入創新型國家行列,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②的創新型國家建設階段性目標,也呼喚著中國創新學派的使命擔當和具有中國的創新理論體系的支撐與。

作者簡介
陳紅花(1973一),女,現任職於贛南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技術經濟及管理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創新管理等。先後主持中央高校科研課題、江西省十三五規劃、江西省自然課題及企業橫向課題等。已在《學》《科學學研究》《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等期刊文十餘篇,出版專著三部。
羅小根(1973一),男,現任職于贛南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資產評估師,曾經在江西、等地的資產評估事務所從事評估和諮詢工作。碩士畢業於信息科技大學,主要研究領域為創新管理與財務管理等。
在《技術經濟》等期刊發表過多篇論文,先後參與江西省社科”十三五”規劃、江西省自然科學等縱向課題以及企業橫向課題等。
林苑(1984一),現任職於江西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航空工程學院。本科畢業于武漢大學,碩士畢業於南特礦業學院。在物流供應鏈、電子商務等領域從事需求分析工作近十年,獲得了美國PMP項目管理師及國家物流師認證。在學校執教期間,帶領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獲得過江西省,並主持省級課題、市級課題數項。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