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作者以嶄新的世界刑事訴訟四次革命和中國刑事訴訟三次轉型劃分的廣闊研究視域與縱深法學理論視角,以警察、律師、檢察官、法學教育者、法學研究者四十余年的豐富司法實踐經歷,提出立足刑事訴訟懲罰犯罪與保護人權的二元價值取向,改刑事訴訟基本關係的「公檢法三機關」為「公檢律法四主體」(「刑事辯護車輪說」);從刑事辯護對於建成法治國家的不可或缺性,提出並論證「刑事辯護木桶說」;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要求,提出「刑事辯護准入說」;從加強被追訴人權利保障、讓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義角度,提出「控辯平等說」;從儘力消解犯罪糾紛矛盾、構建和諧社會、厚植執政黨執政基礎、節約司法資源、提高訴訟效率需要出發,提出並論證「控辯協商說」;從中國現實國情和世界刑事訴訟發展基本規律出發,提出我國刑事辯護制度從普遍辯護、到准入辯護、再到有效辯護的「三步走改革說」,等等。本書每一個學說都具有獨特的理論創新和深刻的實踐價值,每一個學說都具有鮮明的問題意識,針砭時弊,振聾發聵,不僅是每一個刑事辯護律師的案頭書,還是廣大法律職業者、法學研究者和在校法科學生的必讀書。作者簡介
冀祥德,漢族,山東省青州市人,北京大學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博士后。先後從事過警察、教師、律師、檢察、科研職業。曾任山東德揚律師事務所主任、北京市崇文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助理等職。曾獲北京大學研究生學術十傑、全國優秀教師和全國優秀辯護律師等稱號。現就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任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副秘書長,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方誌出版社社長、總編輯,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學系常務副主任、教授。兼任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行為法學會律師執業行為研究會副會長。獨著、主編、合著著作四十余部,發表學術論文兩百余篇。曾獲第一屆全國法學博士后科研成果一等獎,第二屆中國法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法學會、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司法部等優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獎若干。主要研究方向為刑事訴訟法學、刑法學、司法制度學、法律教育學及方誌學。目錄
評中國律師把公訴人辯出法庭第一案、第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