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史譯評 (第十卷) 周東平 朱騰 978754752057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西書局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750
商品編號: 978754752057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法律史譯評 (第十卷)
ISBN:9787547520574
出版社:中西書局
著編譯者:周東平 朱騰
頁數:43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2345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一卷在手,縱覽國內外中國法律史研究的新近成果。 本刊以境內外新出中國法律史論文為內容。 第十卷收錄論文共17篇,內容豐富,涵蓋了上至秦漢時期,下至晚清民國的法律史上諸多問題,旁涉出土文獻、思想史、行政史等諸多學科,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學術性。

作者簡介

朱騰,男,1982年生,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代表作有《滲入皇帝政治的經典之學——漢代儒家法思想的形態與實踐》、《國家形態·思想·制度:先秦秦漢法律史的若干問題研究》(合著)、《從編年史到經典:董仲舒的春秋詮釋學》(譯著)等。曾在《哲學研究》、《政法論壇》、《清華法學》等重要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

目錄

關於秦漢律條文形成過程的考察——以嶽麓書院藏秦簡《秦律令(壹)》「尉卒律」為線索
秦漢的盜贓等級及其對應刑罰
秦及漢初的刑徒——關於刑徒之間的差別
漢律令「大不敬」考
混合法庭與混合法:中國對佛教的法律管轄
唐太宗君臣法律思想與法制建設試析——附論貞觀時期司法斷案實例檢討
唐代律令中「格」字的意義——以《獄官令》第22條的分析為中心
《大唐開元禮》之後——唐後半期的祭祀議論
唐日律令中力役編成制度的特質
「蒸骨驗屍」的由來、發展與廢止
清代中後期的官契紙
清代後期的婦女「誘拐」——以《巴縣檔案(同治朝)》為中心的研究
刑部左侍郎薛允升與《各省留養不符冊》——清末當家堂官的語言
上海木業同業組織:1880—1930年間的制度、執行和糾紛解決
《皇明條法事類纂》卷四十八《刑部類》「斷罪引律令」譯註稿(下)
如何複原秦漢時期的刑罰體系?——評陶安《秦漢刑罰體系之研究》
不飾虛文求精義,深耕有年成巨帙——讀《論佛教對中國傳統法律之影響》的幾點體會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