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早期社會工作實務歷史的系統研究,按照「歷史—現實」「專業—本土」兩個連續統的框架,作者將這一階段的歷史分為「開端」「教育」「推進」「專業化」「本土」相互交錯的五個主體部分,以豐富的史料重現了專業社會工作從舶來到紮根本土的歷史演進過程。值得特別關注的是,在「本土」部分,作者特別將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走農村道路在邊區政權建設中形成的民政工作界定為本土特色的社會工作實務形式,為中國社會工作的歷史提供了另外一個源頭,開拓了本土社會工作研究的新思路。本書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對中國早期社會工作實務歷史進行整體性研究的專著,旨在為高校和研究機構的社會工作研究和教學工作者、專業學生提供參考借鑒,為實務領域的從業者提供歷史經驗。作者簡介
孟亞男,1981年生,河北唐山人。華北電力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2年博士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河北大學人口學專業碩士、河北大學哲學專業學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工作與社會保障。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4項,廳局級科研項目多項。出版專著《政府、市場與社會:我國行業協會的變遷及發展研究》(2014);在《社會工作》、《河北大學學報》、《人口與發展》等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其中《民國時期的民間組織與社會工作》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目錄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