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重點解讀了柏拉圖的《法篇》,其內容包括文化語境、內容概要、邏輯結構、重大議題、法律條文、當代價值等,書後還附有拓展閱讀書目。 法治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法治的精髓和要旨對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具有普遍意義。《法篇》共12卷,是柏拉圖最後也是最長的一篇對話。其內容廣泛,不僅是一套系統完整的法律制度,也是柏拉圖的「第二理想國」。他晚年考慮國家問題,不是從抽象的原則出發,而是從現實的制度出發,突出了對法律的重視。在《法篇》中,柏拉圖完成了從人治到法治的過渡,認識到無論什麼樣的統治者都必須受到法律的約束,只有法律的權力高於統治者的權力時國家的治理才能走上正確的軌道。他在文中對法律問題做了深入的理論思考,從而使《法篇》成為西方法學史的開山之作。作者簡介
王曉朝,1953年生,安徽桐城人。哲學博士。現任浙大城市學院特聘教授,浙大城市學院新時代文化間關係研究中心主任,中央統戰部宗教事務諮詢專家、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全國宗教學會顧問。 曾任杭州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學基督教與跨文化中心(教育部985基地)主任、宗教學所所長,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道德與宗教研究院副院長,高等學校哲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秘書長,中山大學哲學系(珠海)講座教授,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 著譯《希臘宗教概論》、《基督教與帝國文化》、《神秘與理性的交融》、《羅馬帝國文化轉型論》、《教父學研究》、《傳統道德向現代道德的轉型》、《希臘哲學簡史》、《跨文化視野下的希臘形上學反思》、《柏拉圖全集》、《西塞羅全集》、《上帝之城》等30餘種,論文240餘篇。目錄
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