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論語》詮釋研究 劉偉 978720914226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山東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2
商品編號: 978720914226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20世紀《論語》詮釋研究
ISBN:9787209142267
出版社:山東人民
著編譯者:劉偉
頁數:431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2292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對世紀《論語》行貫通性研究。首先,從宏觀上討論《論語》詮釋的基本概況,厘清基本理論問題,對世紀之前的《論語》學作回結,探尋發展演變規律以及前後承續關係。其次,闡述世紀《論語》詮釋發展演變,選取典型著行剖析,勾勒《論語》詮釋的歷程,揭示《論語》詮釋的特點和規律,探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對《論語》詮釋的影響。再次,圍繞《論語》文本編纂、孔門”四科”、《論語》中的祭祀與身份認同等熱點難點問題展開探討。後,結合時代背景和學術規律,提出《論語》學未來發展路徑。

目錄

序/001
緒 論/001
第一節 研究緣起/001
第二節 研究範圍和研究內容/009
第三節 研究方法和創新之處/013
一、研究方法/013
二、創新之處/014
第一章 《論語》學概論/015
《論語》學的基本內涵/015
第二節 《論語》學的形成與演變/019
一、個階段:先秦兩漢時期——《論語》學的
形成期/019
二、第二個階段: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論語》
學的發展期/034
三、第三個階段:宋元明清時期——《論語》學的
高峰期/044
第二章 清末至民國時期的《論語》學/082
第一節 簡朝亮的《論語集注補正述疏》/084
一、補正朱注,引用資料豐富實/085
二、折中漢學和宋學,闡發己意/088
第二節 程樹德的《論語集釋》/093
一、薈萃博引,超過歷代之作/094
二、詮釋體例打破傳統,新制/096
三、摒除漢宋,闡發己見/098
第三節 馬一浮的《論語大義》/101
一、以”六藝”統攝《論語》/101
二、儒會通釋《論語》/107
三、人性自有/111
第四節 楊樹達的《論語疏證》/112
一、經史互證,經學史學化/114
二、六經與我互參,解經客觀理性/117
第三章 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的《論語》學/121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論語》學研究/121
第二節 ““時期的《論語》學研究/123
一、基本概況/124
二、主要特點/128
第三節 趙紀彬的《論語新探》/129
一、作品定位:內容緊跟時代,政治性強於學術性/131
二、思想內容:在政治氤氳中仍彰顯學術價值/136
第四章 改革開放至世紀末期的《論語》學/139
第一節 時代背景/139
一、從改革開放至世紀80年代末:傳統文化
逐漸走出被否定的歷史陰影,但依然處於
邊緣地帶/139
二、世紀90年代,傳統文化擺脫政治化束縛,
出現繁榮/143
第二節 基本概況與主要特點/151
一、基本概況/152
二、主要特點/154
第三節 李澤厚的《論語今讀》/159
一、思想定位:雙半並舉,以情為本/160
二、詮釋方法:”六經注我”,破立結合/166
三、解讀風格:針砭時弊,切中肯綮/172
第五章 港臺地區《論語》學鳥瞰/177
第一節 概論/177
二、外在形式:強調祭祀活動的制度性/361
三、對參加者的約束:突出度誠和理性/368
第三節 《論語》中的”身份認同”/378
一、祭祀:群體身份鞏固與個體身份認同的
“一體兩用”/380
二、敗用다▁出上計用有機融合/383
餘 論/396
一、以骨氣和底氣為,積極融入儒學的創造性轉換
創新性發展的時代大潮/397
二、融馬入中,繼往開來,譜寫《論語》學研究
新篇章 /401
主要參考文獻/403
一、基本古籍/403
二、相關論著/406
三、期刊論文/413
四、碩博論文/426
後記/428

摘要
第一節 研究緣起
顧名思義,《論語》學是以《論語》為核心行的學術研究。《論語》自成書以來,研多。從宏觀上來看,大致分為
兩類:一類是以學語》為目的,對《論語》內容僅作文字層面的注解、訓詁,基本不作義理的闡發的;另一類則是在學礎行義理層面的探討的。這便是《論語》學的源泉。作為現代學術意義上的《論語》學,有學者認為,早出現在清朝光緒皇帝審定頒佈的《奏定學堂章 程》。該《章 程》規定,大學教育分為高等學堂或大學預科、分科大學堂、通儒院三級,大學堂分為八科,設立在京師的大學堂必須八科齊備,設立在省會的不必八科齊備,但至少須設置三科。此八科為經學科大學、政治科大學、文學科大學等,列在首位的是經學科大學。經學分十一門:《周易》學門、《尚書》學門、《毛詩》學門、《春秋左傳》學門、《春秋三傳》學門、《周禮》學門、《儀禮》學門、《禮記》學門、《論語》學門、《孟子》學門和理學門。其中,《論語》學門就是現代學術意義上的《論語》學。以此為發端,《論語》學在學術界被廣泛沿用。①從本課題而言,國外對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論語》為藍本探究孔子及儒家思想方面,如杜維明的《論儒學的性對〈中庸〉的現代詮釋》(1976)、秋百瑞的《為己之學》(1990)、嵇遼拉的《孔子生平、學說與命運》(1993)等,對世紀《論語》詮釋文本的研究鮮有涉及。國內學者對世紀《論語》詮釋成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
,直接對世紀《論語》詮釋成果的研究。郭素紅對世紀中國論語文獻研究狀行結與回顧,同時就論語文獻學學科體系的構建、論語文獻學今後的主要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議。②徐慶文對世紀《論語》詮釋的主要特點及其未來走行了簡要梳理和分析,認為《論語》詮釋成果分為以經解經式的”古”式《論語》詮釋和學科分治式的新式《論語》詮釋,前者被現代學人歸入歷史,後者的詮釋模式已經成型,並在學科分治中形成了文、史、哲三個學科的學者各自獨立地固守著自己的領地而拒斥其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