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古道通今-道家哲學的現代化與新時代文化建設
ISBN:9787563834938
出版社: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著編譯者:徐沐熙
頁數:22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書號:152290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內容簡介
本書的核心立意是以道家傳統為例,探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及其對新時代文化建設的參与,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傳統文化現代化以及中國文化世界化之間的邏輯關係進行論證,探賾作為主流意識形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作為中華民族本土資源的傳統文化在新時代到底該怎樣結合,以什麼為標準去結合,結合之後形成的最新理論成果如何指導社會生活實踐,如何為民所用,如何實現學術理論的大眾化傳播。
作者簡介
徐沐熙,哲學博士,任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部,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現代化。曾獲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對策研究類特等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一項,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巡視理論研究中心課題一項,參与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創新項目兩項,發表十幾篇核心期刊學術論文。
目錄
上篇 問題的提出:道家現代化何以必要?
第一章 中西方對現代性的迎接、批判與反思
第一節 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的發展及後果
一 西方理性哲學與資本主義現代化的發展
二 資本主義現代化產生的後果及付出的代價
第二節 西方對現代性的批判與反思
一 西方後現代主義者對現代性的批判
二 哈貝馬斯整合現代性和後現代性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對現代性的批判與反思
一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及現代性的「診斷」
二 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對現代性的批判
第四節 現代新儒家對現代性的應對
一 20世紀以來儒家學說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的作為
二 儒家學說到底能否生髮現代性
三 新儒家學者如何應對現代性
第二章 道家傳統的現代化具有必要性
第一節 現代性需要道家傳統「應世」
一 從發生學角度講,傳統文化具備現代性不可消解的因素
二 從解釋學角度講,現代性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有賴於傳統
三 道家被「呼喚」接力新儒家並與其一道參与新時代文化建設
第二節 道家只有現代化才能更好地生存和發展
一 道家現代化是完成「時代化」的過程
二 道家傳統只有融入新時代,實現現代化,才能持續發展
第三節 道家因對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而具有現代化的必要性
一 道家的內在價值取向對解決現代性負面效應的意義
二 道家認識論的超越境界對解決現代性負面效應的意義
中篇 理論論證:道家現代化何以可能?
第三章 道家自身具有現代性向度
第一節 道家文化具有現代化的內在訴求
一 道家具有和現代化對接的合理內核
二 民族本位思想使道家現代化具有內在適應力
三 道家具有現代化的內在發展邏輯和趨向
第二節 道家與市場經濟
一 道家思想是市場經濟的哲學基礎之一
二 道家能夠克服市場經濟中的道德局限
三 從道家中汲取養分,豐富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認識
第三節 道家與科學技術
一 對中國科學技術的貢獻
二 對工具理性及技術異化做出反思
三 「以技載道」「以技合道」——技術活動的最高境界
第四節 道家與民主、民本
一 古代民本與近代民主相遇
二 道家思想中的民主精神
三 道家思想中「民本」的內涵
第四章 道家傳統具有現代化的內在可能性
第一節 道家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思想使其具有現代化的可能性
一 以道家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思想取代西方「人類中心主義」
二 道家生態環境倫理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第二節 道家身心和諧的價值觀使其具有現代化的可能性
一 道家「貴生重道」的生命觀
二 道家的心靈觀及其現代價值
三 以道家的身心觀融入現代化的生活世界
第三節 道家人與物之間的和諧使其具有現代化的可能性
一 道家能夠為現代人的「技術擴張性生存」給出「技道中和」的方案
二 道家能夠為現代人的「物質依賴性生存」給出「物物而不物於物」的方案
三 道家為現代人的「競爭效率性生存」給出了「悠然閑適」的生存方案
下篇 路徑論證:道家現代化何以實現?
第五章 在參与新時代文化建設中實現道家傳統的現代化
第一節 「兩結合」
一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
二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第二節 「雙創」
一 破題傳統文化的「雙創」困境
二 對道家傳統的創造性轉化
三 對道家傳統的創新性發展
第三節 「揚棄」
一 對現代性的接弓l離不開對傳統的揚棄
二 中國近現代知識分子為掃清現代化道路的障礙對道家進行批判反思
三 揚棄道家傳統以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第四節 在中國文化世界化的進程中實現道家傳統的現代化
一 道家傳統現代化的全球化背景
二 道家與全球倫理及人類文明對話
三 道家與西方後現代的相通相異
結語 馬克思主義本土化、傳統文化現代化和中國文化世界化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