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德意志意識形態》全名為《德意志意識形態。對費爾巴哈、布·鮑威爾和施蒂納所代表的現代德國哲學以及各式各樣先知所代表的德國社會主義的批判》,這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於1845年秋至1846年夏合寫的一部著作。全書共分兩卷,第1卷主要研究了歷史唯物主義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批判費爾巴哈、鮑威爾和施蒂納的哲學觀點。第2卷批判了各種所謂的「真正的社會主義」的代表。在馬克思、恩格斯生前,該書由於受到各種阻攔,始終未能出版,只發表了第2卷第4章。直到1932年蘇共中央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院才第一次用德文全文出版,收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1932年歷史考證版第Ⅰ部分第5卷,1933年又出版了俄文版。該書的手稿中並沒有寫明這部著作的標題和第1卷、第2卷的題目,現有的標題是根據馬克思在《駁卡爾·格律恩》這篇論文中對本書的稱呼來確定的。《費爾巴哈》這一章中的標題和材料的順序,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編者根據手稿邊上的批註及文章內容安排的。在手稿中,沒有該書第2卷的第2章和第3章。本次出版保留了《德意志意識形態》德文原版的全貌。作者簡介
卡爾·馬克思(1818-1883年),出生於德國萊茵省南部的特里爾市,先後在波恩大學和柏林大學法律系學習,手1841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1846年5月,馬克思與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完成,該書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論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1848年2月,馬克思與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第一個綱領性文件《共產黨宣言》問世,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867年9月,《資本論》第一卷出版。此後,馬克思全身心地投入到寫作《資本論》的第二卷和第三卷中。目錄
《德意志意識形態(德文版)(精)/Philosophy系列/寰宇文獻》目錄
為德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