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車底盤系統開發-車輛動力學原理應用與正向開發工程實踐 9787111725275 (美)吳旭亭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機械工業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1,266
商品編號: 978711172527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乘用車底盤系統開發-車輛動力學原理應用與正向開發工程實踐
ISBN:9787111725275
出版社:機械工業
著編譯者:(美)吳旭亭
叢書名:汽車技術創新與研發系列叢書
頁數:34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2281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車輛動力學是整車研發的一項基礎工作,它不僅影響到整車的操縱性和安全性,而且對於整車的用戶體驗和綜合產品力也有著顯著影響。即便是在汽車產業掀起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為代表的「新四化」變革的當下,車輛動力學研究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為分散式驅動、滑板底盤以及智能駕駛等前沿技術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撐。本書從大量實踐應用出發,較為系統地介紹了整車動力學開發的理論知識,並提供了實踐指導。第1章介紹了車輛動力學簡史及發展趨勢;第2章介紹了車輛動力學性能和整車集成;第3章和第4章系統介紹了車輛動力學與懸架系統設計要素及輪胎動力學的關係;第5章到第7章分別從車輛動力學的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車輛穩定性及其控制、車輛操縱性和轉向系統的開發以及行駛平順性與相關車輛系統的關係;最後在第8章結合工程實踐,介紹了車輛動力學在整車開發中的應用。 本書適用於從事車輛動力學和底盤開發的專業技術人員,如整車前期性能和系統定義工程師、動力學性能模擬工程師、底盤性能調校和性能驗證工程師、零部件配套工程師、整車架構和技術管理工程師等。同時,本書內容深入淺出、圖文並茂,對於汽車技術愛好者以及相關專業的高校師生也普遍適用。

目錄

序1
序2
前言
資源說明頁
第1章 車輛動力學簡史及發展趨勢
1 1 概述
1 2 車輛動力學的起源
1 3 車輛動力學的覆蓋範圍
1 3 1 車輛的動態性能定義
1 3 2 定義車輛主要特徵和品牌形象的車輛動力學
1 4 車輛動力學在智能汽車時代的發展趨勢
1 4 1 底盤域控制器和軟硬體解耦
1 4 2 汽車智能化與底盤線控技術
1 5 本書的覆蓋範圍與結構
參考文獻
第2章 車輛動力學性能與整車集成
2 1 車輛動力學性能與整車架構參數
2 1 1 軸距和輪距的影響
2 1 2 整車重量和重量分佈的影響
2 1 3 重心高度的影響
2 1 4 轉動慣量的影響
2 1 5 驅動形式的影響
2 1 6 小結
2 2 整車集成
2 2 1 承載式車身結構和副車架
2 2 2 前懸架和其他系統的布置關係
2 2 3 后懸架和其他系統的布置關係
2 2 4 輪胎包絡
2 2 5 小離地間隙
2 2 6 電動汽車布置的特殊考慮
2 2 7 小結
2 3 模塊化平台架構與平台拓展策略
2 3 1 整車平台開發歷史
2 3 2 模塊化平台架構
2 3 3 平台拓展策略
2 3 4 小結
2 4 總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車輛動力學與懸架系統設計要素
3 1 懸架系統的基本功能和種類
3 1 1 懸架的構成要素
3 1 2 雙叉臂懸架的種類
3 1 3 麥弗遜懸架的種類
3 1 4 多連桿懸架的種類
3 1 5 扭力梁懸架的種類
3 1 6 懸架形式的選擇原則
3 2 主銷幾何
3 2 1 主銷內傾角、主軸長度和摩擦半徑
3 2 2 主銷后傾角、后傾拖距和后傾偏移距
3 2 3 轉向主銷幾何和轉向回正力矩

第4章 車輛動力學與輪胎動力學性能
第5章 車輛穩定性及其控制
第6章 車輛操縱性和轉向系統的開發
第7章 行駛平順性與相關車輛系統
第8章 車輛動力學在整車開發中的應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