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節氣時令是與我們先民認識天地自然時序的時間框架,它是中國古代社會人間生產生活的時間指南。該書詳細地敘述了二十四節氣的發生演變過程,及其對農業生產、人民生活、民俗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產生的重要影響,深刻揭示了「節氣」這一中華文化元素的重要作用。作者簡介
鄭艷,1982年生,山東德州人,民俗學博士,先後師從上海大學程薔教授、黃景春教授和北京師範大學蕭放教授學習民間文學與歷史民俗學。曾於西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從事教學工作,現就職于山東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所,主要從事民俗文化研究。在《民俗研究》《民族文學研究》《東嶽論叢》《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等報刊雜誌發表文章數十篇,並出版《怪》《西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覽》等著作。目錄
緒論 二十四節氣與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