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聚落保護研究叢書.內蒙古聚落 韓瑛 978711220867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1,450
商品編號: 978711220867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傳統聚落保護研究叢書.內蒙古聚落
ISBN:9787112208678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著編譯者:韓瑛
頁數:299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894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內蒙古地域為研究範圍,從文化傳播與交流的角度,介紹了蒙古民族文化在藏傳佛教文化、移民文化、商貿文化等多重文化影響下,形成的內蒙古傳統聚落特徵及其保護策略。全書分為三個主要部分,分別是多重文化影響下的城鎮聚落,漢族、蒙古族農牧業聚落以及藏傳佛教宗教聚落,以及傳統聚落保護策略三部分。前兩部分各自介紹了不同文化影響下聚落的形成歷史、聚落布局、景觀風貌、建築形態等,第三部分介紹了內蒙古傳統聚落的突出特徵、價值評定以及保護策略。本書可供建築、城鄉規劃、風景園林、人文地理、文物保護等相關專業的讀者及文化旅遊愛好者參考閱讀。

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自然社會文化與聚落
第一節 自然地理特徵
一、地理位置特徵
二、自然環境特徵
三、氣候特徵
四、內外交通
第二節 社會文化背景
一、清以前的蒙古社會
二、清代的社會變遷
三、清末到內蒙古解放前的社會
第三節 聚落的總體特徵
一、聚落時空分佈特徵
二、城鎮多元文化特徵
三、鄉村地域文化特徵
四、多樣建築形態特徵
第二章 歷史環境演變與聚落形成
第一節 早期歷史與聚落遺址(遠古至唐代)
一、歷史背景概述
二、舊石器時代
三、新石器時代
四、青銅器時代
第二節 遼金、西夏、元的聚落遺址
一、歷史背景概述
二、遼金聚落遺址
三、元代聚落遺址
四、西夏聚落遺址
第三節 明-北元歷史與聚落形成
一、歷史背景概述
二、明代中原政權建立的「九邊」「三衛」
三、蒙古土默特部阿拉坦汗建立「板升」
四、藏傳佛教聚落開始形成
第四節 清代歷史與聚落髮展
一、歷史背景概遜
二、清代城鎮聚落的形成
三、農耕、半農半牧和遊牧村落的形成
第三章 傳統城鎮聚落類型與實例
第一節 城鎮聚落的基本類型
一、宗教傳播與寺廟聚落
二、商貿活動與買賣城聚落
三、行政建制與移民城鎮
四、軍事防禦與軍營城
五、王公府邸與府城聚落
第二節 單一文化城鎮聚落實例
一、藏傳佛教聚落——庫倫旗
二、漢族移民城鎮——赤峰州城
三、商業貿易聚落——包頭城
四、軍事防禦聚落——綏遠城
五、王公府邸聚落——定遠營
第三節 多元文化城鎮聚落實例
一、宗教與商業文化影響下的聚落多倫諾爾
二、王府、宗教與商業影響下的聚落大板鎮
三、多元文化綜合型聚落——呼和浩特
第四章 遊獵遊牧文化主導下的傳統聚落
第一節 遊獵文化主導下的傳統聚落
一、鄂倫春族遊獵聚落
二、鄂溫克族遊獵聚落
第二節 遊牧文化主導下的傳統聚落
一、傳統遊牧聚落——「古列延」的形式概念
二、遊牧宮廷聚落——「斡耳朵」的基本形態
三、移動的黃教聚落——「烏爾格」的歷史變遷
第五章 宗教文化主導的鄉村聚落
第一節 內外圍合型聚落——美岱召村
一、村落歷史背景
二、村落形態演變
三、村落格局特徵
四、村落構成要素
第二節 曼陀羅原型聚落——烏審召嘎查
一、村落歷史背景
二、村落形態演變
三、村落格局特徵
四、村落構成要素
第三節 雙組團並列聚落——烏素圖村
一、村落歷史背景
二、村落形態演變
三、村落格局特徵
四、村落構成要素
第四節 三組團圍合型聚落——鄂門高勒嘎查
一、村落歷史背景
二、村落形態演變
三、村落格局特徵
四、村落構成要素
第六章 農耕文化主導的鄉村聚落
第一節 黃土高原的農業聚落——口子上村
一、內蒙古黃土高原的村落概述
二、黃土高原村落案例:口子上村
第二節 河套平原的農業聚落——河口村
一、內蒙古河套平原地區的村落概述
二、河套平原傳統村落案例:河口村
_一、河套平原傳統村落的特徵與傳承
第三節 西遼河平原的農業聚落井子溝村
一、內蒙古西遼河平原的聚落概述
二、西遼河平原村落案例:井子溝村
三、內蒙古西遼河平原農業聚落特徵
第七章 傳統聚落的建築構成
第一節 宗教類建築
一、藏傳佛教建築
二、漢式宗教建築
第二節 衙署府第類建築
一、衙署類建築
二、府第類建築
第三節 傳統民居類建築
一、蒙古包
二、斜仁柱
三、晉風民居
四、窯洞民居
五、寧夏式民居
六、東北民居
第八章 傳統聚落的保護與發展
第一節 內蒙古傳統聚落的價值分析
一、見證歷史的價值
二、文化景觀的價值
三、空間形態的價值
四、建築遺產的價值
第二節 內蒙古傳統聚落的現狀分析
一、聚落形成時間較晚,基礎研究不足
二、管理部門對傳統聚落的價值認識不足
三、設計部門保護方案和實際發展需求脫節
第三節 保護與活化基本思路
一、傳統聚落保護與活化的基本方向
二、以村民合作社或城鎮社區為主體
三、建築師搭建平台,多方共建機制
四、傳統聚落保護與發展定位是關鍵
索引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