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鴻評傳 馮海榮著 978710405211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戲劇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1,068
商品編號: 978710405211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李金鴻評傳
ISBN:9787104052111
出版社:中國戲劇
著編譯者:馮海榮著
頁數:381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875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研究對象——李金鴻是畢業於中華戲曲專科學校,「德、和、金、玉、永」金字科的高材生,在京劇武旦、刀馬旦、花旦、花衫,及小生等行當有極高藝術造詣,曾以「小名旦」著稱。解放后曾任中國京劇院藝術研究組成員,在劇院藝術風格締造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曾任中國戲曲學院實驗團團長,表演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代主任。他博學多能,能演能教能編導能管理,是京劇史上一位承上啟下的藝術家、教育家,以其蘊含陰陽思想及中和之道的藝術風格,影響了大批當代京劇藝術人才,在京劇藝術的傳承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書共七章,以時間為序,詳細講述了李金鴻先生學藝、演藝、教學的藝術生涯。

作者簡介

馮海榮,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教師,藝術碩士,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師從:李金鴻、于玉蘅、謝銳青、蘇稚、陳琪、張逸娟等名家名師,2012年拜謝銳青先生為師。教學及演齣劇目:《扈家莊》《虹霓關》X《思凡》《金山寺》《十三妹》《木蘭從軍》《昭君出塞》《穆柯寨》《穆天王X《棋盤山》《樊江關》《辛安驛》《三擊掌》《綵樓配》等。在《戲曲藝術》《中國京劇》《上海戲劇》等核心期刊及京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出版《思凡》《金山寺》教材。曾在國家大劇院、中國人民大學附中等地作戲曲表演知識講座。教授劇目《思凡》《金山寺》參加2018年第七屆中國崑劇藝術節展演。指導《金山寺》參加2018年第九屆「國戲杯」學生戲曲大賽,獲專業組一等獎及優秀指導教師獎。

目錄

第一章 家世
一、少年喪父與母相依
二、學藝引路人——族兄李寶樞
第二章 學藝
一、學藝生涯的開端
在中華戲曲專科學校適應練功生活
頻繁更換行當
二、歸工武旦勤學苦練
關於武旦
苦練蹺功
張善亭開蒙《泗洲城》
向閻嵐秋學戲
三、在戲校中成長
沈三玉幫助渡過變聲關
向諸茹香學花旦
初出茅廬
轟動琴岡
四、大師親炙
拜師尚小雲
蕭長華傳道
拜師梅蘭芳
程硯秋的提攜
韓世昌的崑曲滋養
博採眾長
第三章 演藝
一、搭班準備
二、首搭永春社
三、效力母校光華社小名旦在津大紅
四、受邀富社大班與葉氏兄弟津京合作
五、大唱合作戲——與馬連良、譚富英演《摘纓會》
六、搭班謙和社
七、滬上演藝
隨李世芳承芳社首次赴滬,粉絲群名為「金屬」
與楊寶森出演黃金大戲院,位列特角
與張雲溪、張春華合作出演天蟾舞台
簽約黃金大戲院與言慧珠、周信芳等人同台獻藝
第四章 新生
一、追隨焦菊隱的「新平劇運動」
二、在校友劇團擔任舞台監督
三、李金鴻結婚了
四、參加第一次文代會
五、從永春社到首都實驗京劇團
六、放棄多年練就的蹺功
七、在藝培戲校義務授課,教授孫毓敏、葉紅珠
第五章 在中國京劇院工作
一、加入中國京劇院
二、在中國京劇院教學——「所有旦角都要跟李金鴻學《思凡》」
三、參与文化外交工作
兩次參加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
隨中國古典歌舞劇團赴北歐演出
1960年赴南、北美洲演出
四、《無底洞》再展武旦風采
五、接演小生,創排《謝瑤環》袁行健
六、做編導
七、家中變故
八、「水稻班長」安撫人心勞動不忘思考育人
第六章 在中國戲曲學院工作
一、開啟教師生涯
二、成為珍貴錄像資料工作組中唯一的旦角代表
三、在中國戲曲學校(院)的管理工作
擔任武劇組組長
擔任恢復后的實驗團首任團長
擔任首屆學術委員會委員,表演系副主任、代主任
對青年教師的扶持
四、教書育人傳道授業
五、傳播京昆藝術
在音配像工程中的工作
擔任電視劇《梅蘭芳》藝術指導
出演影視劇
培養留學生
第七章 藝術及教育成就
一、一齣戲解決旦角表演所有問題
二、「出不來」——激思維、傳方法、傳理念
三、中正大氣之規範,步、腰、眼靈動韻味之美
「正」和「圓」是規範的要義
豐富自如的步法是美的基礎
極致的用腰是美的中樞
基於情理的眼神是美的核心
四、有法可循的舞台節奏
五、重視人物表演
六、有教無類的育人理念
附錄一 李金鴻談藝
李金鴻:學戲十年來之回顧與前瞻
談京劇武旦
趟馬
訪問李金鴻
桌下「吹號」懷中「堆鬼」
對君秋兄的懷念
談韓世昌先生《思凡》的表演
載入史冊的百日集訓
談五法
《程硯秋戲劇藝術三十講》序
附錄二 李金鴻年表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