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研究對象——李金鴻是畢業於中華戲曲專科學校,「德、和、金、玉、永」金字科的高材生,在京劇武旦、刀馬旦、花旦、花衫,及小生等行當有極高藝術造詣,曾以「小名旦」著稱。解放后曾任中國京劇院藝術研究組成員,在劇院藝術風格締造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曾任中國戲曲學院實驗團團長,表演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代主任。他博學多能,能演能教能編導能管理,是京劇史上一位承上啟下的藝術家、教育家,以其蘊含陰陽思想及中和之道的藝術風格,影響了大批當代京劇藝術人才,在京劇藝術的傳承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書共七章,以時間為序,詳細講述了李金鴻先生學藝、演藝、教學的藝術生涯。作者簡介
馮海榮,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教師,藝術碩士,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師從:李金鴻、于玉蘅、謝銳青、蘇稚、陳琪、張逸娟等名家名師,2012年拜謝銳青先生為師。教學及演齣劇目:《扈家莊》《虹霓關》X《思凡》《金山寺》《十三妹》《木蘭從軍》《昭君出塞》《穆柯寨》《穆天王X《棋盤山》《樊江關》《辛安驛》《三擊掌》《綵樓配》等。在《戲曲藝術》《中國京劇》《上海戲劇》等核心期刊及京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出版《思凡》《金山寺》教材。曾在國家大劇院、中國人民大學附中等地作戲曲表演知識講座。教授劇目《思凡》《金山寺》參加2018年第七屆中國崑劇藝術節展演。指導《金山寺》參加2018年第九屆「國戲杯」學生戲曲大賽,獲專業組一等獎及優秀指導教師獎。目錄
第一章 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