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與中國新文學的社團時代-中國魯迅研究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 (全3冊) 9787553117904 董炳月 李怡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巴蜀書社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2,862
商品編號: 978755311790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魯迅與中國新文學的社團時代-中國魯迅研究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 (全3冊)
ISBN:9787553117904
出版社:巴蜀書社
著編譯者:董炳月 李怡
頁數:3冊 (1069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873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魯迅與中國新文學的社團時代-中國魯迅研究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 (全3冊) 787553117904 董炳月 李怡

內容簡介

2021年是魯迅誕辰140周年,「魯迅與中國新文學的社團時代」學術論文集從社團史的視角出發幫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文學史,尤其是從魯迅與許多青年社團的交往中可以窺見其精神地圖的一部分,對我們產生長久的啟迪;四川是新文學的活躍之地,魯迅滋育了一大批巴蜀作家,許多魯迅研究者也于成都寫下重要篇章;論文集所收論文致力於新文化的建設、拓展思維和審美空間,以立人精神促進國家進步和文化繁榮。本書內容分為魯迅與社團、思想研究、文獻及考據、細讀與新解、「國際魯迅」五個模塊。

目錄

魯迅與社團
魯迅社團活動小史
存在而不屬於:魯迅與新文學社團的聚散離合
尋覓「戰陣」:魯迅與社團
魯迅與新潮社
魯迅「真實」、「粗暴」美學期望和馮至創作的繼承與背離
——魯迅于淺草一沉鍾社的影響舉隅
精神光焰的燭照與文學創作的指導
——對魯迅與東北作家群關係的思考
略論光復會與魯迅的「復讎」意識
魯迅「文學青年」觀的一面
——以魯迅與淺草一沉鍾社的交往為中心
魯迅逝世后北平左翼文化界的悼念活動與「救亡魯迅」的形象建構
魯迅為什麼不見容於「同一營壘中」人
從「文學復古」到「白話新文學」
一——民初魯迅的思路轉換兼論《新青年》同人的路徑差異
魯迅的神思與《新生》雜誌同人的神思
從「文學研究會」到「文學研究所」
——中國文學研究現代範式的生成與衍化
思想研究
魯迅的孟子觀研究
論魯迅對青年的反思與期待
對話的倫理與新文化道德規範建構
——以「五四」新舊思潮論戰為中心
1927:魯迅的演講、風度與革命及國家之關係
托洛茨基與走向左聯的魯迅
——從「擁抱兩極」到微觀視野
論魯迅之病與死和他的老脾氣
定縣平教會的「詞本位」教學及其思想意涵
——兼談20世紀30年代孫伏園對魯迅思想的接受與限度
遠方的偶像與旱地的野薊
——魯迅與「淺草一沉鍾社」雙向關係歷史建構論
魯迅與徐志摩:新知識階級的后五四分裂
戲謔與莊嚴:徐志摩、魯迅書寫耶穌受難的語體選擇與觀念差異
魯迅鄙薄張資平的思想指向與技術路徑
魯迅小說中身體空間意象的權力透視
初見「狂人」
——魯迅與「林譯小說」的相遇
周作人與滑稽文學
巴金在苦悶中追尋魯迅精神
——《龍·虎·狗》與《野草》之比較
「拾荒」與「花邊」的意義:《自由談》與魯迅的都市革命觀
文獻及考據
魯迅研究中的「歷史還原」
——兼及「青年必讀書」事件的研究
談談魯迅《藤野先生》的手稿
魯迅《老調子已經唱完》校勘記
顧頡剛與《魯迅全集》註釋
郭沫若《替魯迅說幾句話》的生成與流變考論
重溫《秘書處消息》第一期及其他
《花邊文學》初刊本與初版本中的時局與語言問題
許季上身世及佛學思想考論
國內六家魯迅紀念館業務工作的回顧與前瞻(1951~2016)
昆明戰時魯迅紀念活動及其特點
袁文藪其人其文
——再議魯迅籌辦《新生》的班底
「褻讀者」葉靈鳳的「魯迅情結」
——一以作家日記、藏書為視角
魯迅與越社
——一兼談《越鐸日報》及其他
魯迅與「現代評論派」的《玉君》批評
父親在魯迅心中
——「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問題的緣起及其他
從泰戈爾訪華到「音樂」
——以徐志摩為鏡的魯迅翻譯觀
圖像再現與意義重釋
——視覺魯迅的意指、形式及內涵(1949—1976)
細讀與新解
「五四」語境中的「雙十懷古」
——《吶喊》的生成、編集與版本變遷
好父親主義及其他
——重讀《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跨進「新生」的「第一步」
——重讀《傷逝》
解密《白光》:下巴骨、西高峰和萬流湖
「心」與「夢」
——論魯迅翻譯的愛羅先珂童話劇《桃色的雲》
圖像學視角下的《孤獨者》
《野草》的創作緣起:「晚聲樹來」
如何安頓自己的「過去」
——《在酒樓上》的空間詩學與記憶書寫
《阿Q正傳》:中國現代最早的「鄉下人進城」小說及其敘事模式的先驅意義
《故事新編》中「油滑」的具體形態及其生成的心理機制
魯迅《狂人日記》中「吃人」判斷的知識學考察
明星制與看客文化的嬗變
——從《論「人言可畏」》說開去
丑角、看客與孤獨者的悲喜劇
——魯迅與穆時英筆下的丑角形象之比較
承續與嬗變:論魯迅舊體詩的菰蒲之思
人格論視角下的《兩地書》
魯迅《仙台書簡》再解讀
「國際魯迅」
魯迅留日早期譯作思想命題和翻譯問題再釋
阿Q越界日本九十年
新世紀美國非虛構作家中國敘事的魯迅觀照
魯迅與《俄羅斯的童話》之相遇
——以「國民性」問題為中心
魯迅與尼採的心靈對話
葛浩文的魯迅研究
也從翻譯尋找支援
——《奔流》與革命文學論戰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